出自宋代張耒《道士磯》:
匡廬奠九江,苗裔遍南服。
橫江蔽原野,內(nèi)外實一族。
危磯插江生,石色擘青玉。
蛟龍穴亂石,猱玃在喬木。
我行季冬月,江跡在山腹。
扁舟如鏡面,清凈不可觸。
躋攀既不可,千古長幽獨。
緬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
注釋參考
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逗鬂h書·郡國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云, 宮亭 水色晝氤氳?!?魯迅 《熱風(fēng)·估<學(xué)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jì)游,采硫訪碑,務(wù)也,則曰日記?!?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眳⒁姟?匡俗 ”。
苗裔
苗裔 (miáoyì) 后代子孫 descendent;offspring;progeny 你雖然才藝出色,偏覺雅致,不似青樓習(xí)氣,必是一個名公苗裔,今日休要瞞我,可從實說與我知道,果是何人?——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其苗裔耳。——〔英〕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南服
古代王畿以外地區(qū)分為五服,故稱南方為“南服”?!段倪x·謝瞻<王撫軍庾西陽集別時為豫章太守庾被徵還東>詩》:“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南服,南方五服也?!薄稌x書·劉弘傳》:“ 弘 專督 江漢 ,威行南服?!?宋 岳飛 《題驟馬岡》詩:“南服只今殲小丑,北轅何日返神州。” 曹亞伯 《武昌日知會之破案》:“同盟會會員 山西 喬義生 ,乃伴 歐吉羅 入 中國 內(nèi)地游歷,兼作譯員。先游 京 津 ,次游 長江 ,再游南服?!?/p>
張耒名句,道士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