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陸游《舟中作》
不遷比景戍交河,三徑歸來得已多。
應(yīng)俗愈疏身老大,讀書漸廢意蹉跎。
閑從孫叟蘇門嘯,醉和荊卿易水歌。
歌罷卻揮孤棹去,石闌干下買漁蓑。
注釋參考
從孫
兄弟的孫子?!秶Z·周語下》:“ 共 之從孫,四岳佐之?!?韋昭 注:“ 共 , 共工 。從孫,昆季之孫也?!?清 王應(yīng)奎 《柳南隨筆》卷二:“ 徐汝讓 號(hào) 欽寰 ,大司空 拭 之從孫?!?/p>
蘇門嘯
《晉書·阮籍傳》:“ 籍 嘗於 蘇門山 遇 孫登 ,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dǎo)氣之術(shù)。 登 皆不應(yīng), 籍 因長(zhǎng)嘯而退。至半嶺,聞?dòng)新暼酐[鳳之音,響乎巖谷,乃 登 之嘯也。”后以“蘇門嘯”指嘨詠。亦比喻高士的情趣。 唐 孟浩然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詩:“風(fēng)泉有清音,何必 蘇門 嘯?!?宋 林逋 《中峰》詩:“自愛 蘇門 嘯,懷賢思不羣?!?宋 陸游 《謝徐志父帳干惠詩編》詩:“舂容清廟歌,縹緲 蘇門 嘯?!?/p>
荊卿
(1).即 荊軻 。《史記·刺客列傳》:“ 荊軻 者, 衛(wèi) 人也……之 燕 , 燕 人謂之 荊卿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 聶政 感惠而屠葅, 荊卿 絶臏以報(bào) 燕 ?!?北周 庾信 《詠懷》之十:“ 李陵 從此去, 荊卿 不復(fù)還。” 宋 陸游 《東屯高齋記》:“嗟乎,辭之悲乃至是乎! 荊卿 之歌, 阮嗣宗 之哭,不加於此矣?!?清 黃鷟來 《贈(zèng)陳省齋》詩之四:“ 荊卿 適 秦 時(shí),白虹貫陽精。”
(2).指行險(xiǎn)之人。 梁?jiǎn)⒊?《上粵督李傅相書》:“公試一自思,即盡其全力為若曹作 荊卿 ,於公何利焉?”
易水歌
古歌名?!稇?zhàn)國策·燕策三》載, 荊軻 將為 燕太子 丹 往刺 秦王 , 丹 在 易水 (今 河北 易縣 境)邊為他餞行。 高漸離 擊筑, 荊軻 和而歌曰:“風(fēng)蕭蕭兮 易水 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后人稱為《易水歌》。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zèng)高四》詩:“白雪《梁山曲》,寒風(fēng)《易水歌》。”亦作“ 易水辭 ”。 明 張煌言 《挽華吉甫明經(jīng)》詩:“更聞鍛鍊神偏壯,慷慨如歌《易水辭》?!?/p>
陸游名句,舟中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