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儲(chǔ)光羲《秋庭貽馬九》:
伊昔好觀國,自鄉(xiāng)西入秦。
往復(fù)萬馀里,相逢皆眾人。
大君幸東岳,世哲扈時(shí)巡。
予亦從此去,閑居清洛濱。
稍稍寒木直,彩彩陽華新。
迭宕孔文舉,風(fēng)流石季倫。
妙年一相得,白首定相親。
重此虛賓館,歡言冬及春。
哲兄盛文史,出入馳高軌。
令德本同人,深心重知己。
絳衣朝圣主,紗帳延才子。
伯淮與季江,清濬各孤峙。
群芳趨泛愛,萬物通情理。
而我信空虛,提攜過杞梓。
夫君美聲德,直道期終始。
孰謂忽離居,優(yōu)游鄭東里。
東里近王城,山連路亦平。
何言相去遠(yuǎn),閑言獨(dú)凄清。
萬里鴻雁度,四鄰砧杵鳴。
其如久離別,重以霜風(fēng)驚。
注釋參考
離居
(1).離開居處,流離失所。語出《書·盤庚下》:“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孔穎達(dá) 疏:“播蕩分析,離其居宅,無安定之極?!?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 李大釗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災(zāi)乘之,人禍臨之,蕩析離居,轉(zhuǎn)死溝洫?!?/p>
(2).散處;分居?!对姟ば⊙拧び隉o正》:“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鄭玄 箋:“長官之大夫於王流于 彘 而皆散處?!薄蹲髠鳌の墓辍罚骸胺?麇 與 百濮 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 百濮 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唐 宋之問 《江南曲》:“妾住 越 城南,離居不自堪。” 明 高啟 《擬古》詩之二:“上有離居?jì)D,哀歌撫弦琴。” 清 納蘭性德 《歲晚感舊》詩:“時(shí)序忽云暮,離居倍悄然?!?/p>
(3).猶離房,別室。 三國 魏 曹植 《贈(zèng)白馬王彪》詩:“鬱紆將難進(jìn),親愛在離居。”
(4).猶放棄、停止?!肚f子·山木》:“ 魯侯 曰:‘吾學(xué)先王之道,脩先君之業(yè),吾敬鬼尊賢,親而行之,無須臾離居?!?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 崔譔 本無離字,而以居字連上句讀,當(dāng)從之。《呂覽·慎人篇》‘胼胝不居’, 高誘 訓(xùn)居為止?!疅o須臾居’者,無須臾止也,正與上句行字相對(duì)成義。學(xué)者不達(dá)居字之旨,而習(xí)於《中庸》‘不可須臾離’之文,遂妄加離字,而居字屬下讀,失之矣。”
(5).指隱居者?!冻o·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王逸 注:“離居,謂隱者也。”
優(yōu)游
優(yōu)游 (yōuyóu) 生活得十分閑適 be leisurely and carefree 優(yōu)游的生活東里
(1).古地名。 春秋 鄭國 大夫 子產(chǎn) 所居地。舊址在今 河南省 新鄭縣 城內(nèi)。《論語·憲問》:“ 東里 子產(chǎn) 潤色之。” 何晏 集解:“ 子產(chǎn) 居 東里 。”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 僑 棲仁於 東里 ,鳳晦跡於西堂?!?唐 儲(chǔ)光羲 《秋庭貽馬九》詩:“孰謂忽離居,優(yōu)游 鄭 東里 。 東里 近王城,山連路亦平?!?/p>
(2).復(fù)姓。《通志·氏族三》:“ 鄭大夫 子產(chǎn) 居 東里 ,因氏焉……《魏志》有 東里袞 ?!?/p>
儲(chǔ)光羲名句,秋庭貽馬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搬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