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曾覿《喜遷鶯》
七閩形勝。鎮(zhèn)南紀會府,山川交映。簫鼓喧天,綺羅盈市,不負四時風景。共喜太平無事,豈料潢池不逞。殄群丑,看一鼓雷奔,滄溟波靜。指縱詩書帥,曾到鳳池,密勿陪幾政。暫掩籌幃,催分戰(zhàn)艦,總出智謀先定。想見捷書初上,盡道臣賢主圣。正圖舊,聽重宣丹詔,歸調(diào)金鼎。
注釋參考
太平無事
指時世安寧和平,也指生活清靜無憂。成語解釋指時世安寧和平,也指生活清靜無憂。太平無事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方正》:“惟高堂厚祿身享太平無事之日者,見月則樂也。”使用例句錢鐘書《圍城》:“直到大考,潢池
(1).池塘。 明 唐順之 《海上凱歌贈湯將軍》詩之二:“自咤一身都是膽,欲將巨海作潢池?!?/p>
(2).見“ 潢池弄兵 ”。
不逞
[fail in one's schemes] 失意,不得志
詳細解釋(1).不滿意;怨恨。《左傳·隱公十一年》:“天禍 許國 ,鬼神實不逞于 許 君,而假手于我寡人?!?楊伯峻 注:“不逞猶言不快意、不滿?!?漢 張衡 《思玄賦》:“遇九皋之介鳥兮,怒素意之不逞?!?清 龔自珍 《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誅之不可勝誅,不可絶其源;絶其源,則夷不逞,奸民不逞。”
(2).指作亂,叛變。《宋書·始安王休仁傳》:“﹝ 劉休仁 ﹞內(nèi)懷不逞之志,晦景蔽跡,無事陽愚。”《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十八年》:“ 昱 父 定州 刺史 椿 、叔父 華州 刺史 津 ,并送甲仗三百具,謀為不逞?!?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因掌教久,積募銀米,家業(yè)頗豐,遂蓄不逞之志?!?/p>
(3).泛指為非作歹。《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民多質(zhì)魯,無馭下之術(shù),篙工楫師,皆頑猾不逞,恣為侵漁,民或破產(chǎn)以償官物,甚無謂也。” 清 褚人穫 《堅瓠廣集·打花轎》:“不逞之風漸不可長,公請府公痛懲之?!?/p>
(4).不得志的人。《魏書·蕭昭業(yè)傳》:“凡諸不逞,皆迭加爵位,許以南面之日,便即施行?!?/p>
(5).泛指歹徒。 宋 陸游 《南唐書·劉崇俊傳》:“數(shù)年,漸專恣不法,多畜不逞,使過 淮 剽掠,獲美女、良馬以自奉。” 清 王逋 《蚓庵瑣語》:“群不逞藉稱盤詰,遇逃難男女經(jīng)過,或身帶銀貲,一概殺刦。”
(6).不放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不逞花柳風騷,不圖利名僥倖,但曉理會玄詮。”
曾覿名句,喜遷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