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朝佐《貞義女祠》:
瀨水何泱泱,攜篚向水旁。
低頭事漂洗,不惜濕羅裳。
晨出未暮歸,老母在高堂。
三十不愿適,焉知繡鴛鴦。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傷。
一飯婦女仁,況有殘壺漿。
終焉感禮義,出詞何慨慷。
貞潔恐無知,清流見肝腸。
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償。
惟有鴟夷心,可與增輝光。
注釋參考
一飯
(1).一餐飯。《公羊傳·昭公十九年》:“ 樂正子春 之視疾也,復(fù)加一飯則脫然愈,復(fù)損一飯則脫然愈。”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五:“一飯未曾留俗客,數(shù)篇今見古人詩?!?/p>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葉適 《周君南仲墓志銘》:“常以世道興廢為己重負,一飯不顧私,憂時如家,憂人如身?!?清 錢謙益 《張鳳翼授文林郎制》:“其屬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豐沛 故人之遺也,朕豈能一飯置之哉!”
婦女
婦女 (fùnǚ) 成年女子的統(tǒng)稱 woman殘壺
猶殘酒。 宋 陸游 《仲秋書事》詩之一:“秋風(fēng)社散日平西,餘胙殘壺手自提。”
王朝佐名句,貞義女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