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汝鐩《荊渚書懷》:
明鏡明於月,白發(fā)白於雪。
月照雪轉添,使人心斷絕。
連年事行役,曾不須臾歇。
陟岡腳雙繭,凌湖舟一葉。
五覿君山面,洪濤漲天闊。
重倚南樓欄,遠雁逐云滅。
西風落破帽,龍山酬九節(jié)。
搖鞭荊門去,蒙泉弄清潔。
游觀固不惡,奔走計則拙。
眠指幾千里,意者遂休轍。
困翮墮渚宮,因循入羈紲。
天涯寒苦早,袖穿手龜裂。
村沽酒力薄,連釂耳方熱。
矯首飛白云,杳杳望吳越。
儒冠信誤身,鑄盡六州鐵。
注釋參考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yǎng)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p>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干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
誤身
貽誤自身。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唐 劉長卿 《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詩:“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六州鐵
《資治通鑒·唐昭宣帝天祐三年》載, 羅紹威 為 天雄 節(jié)度使,轄 魏 博 六州四十三縣。 羅 以 魏 博 自 田承嗣 時所置牙軍五千人,挾持軍帥,驕橫難制,乃陰借 朱全忠 軍十萬入 魏 博 ,盡殺牙兵。半年中 羅紹威 供應軍需,耗費不貲;雖剪除驕兵,但亦自此衰弱?!?紹威 悔之,謂人曰:‘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后以“六州鐵”為鑄成大錯之典。
趙汝鐩名句,荊渚書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