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出自唐朝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注釋參考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觀國
指觀察國情。引申為從政?!兑住び^》:“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薄端螘ば⑽涞奂o(jì)》:“內(nèi)難甫康,政訓(xùn)未洽,衣食有仍耗之弊,選造無觀國之美。”《隨園詩話補遺》卷四引 清 鄭德基 《贈隱者》詩:“讀書豈必皆觀國,學(xué)佛何須定出家?!?/p>
杜甫名句,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救護車救援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