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窠殘野燒,樹掛經(jīng)流沫
出自宋代梅堯臣《丘家渡早發(fā)》:
曲潁若秋蛇,屈盤鱗甲活。
問戍得耕人,拾魚逢祭獺。
草窠殘野燒,樹掛經(jīng)流沫。
百里相對看,頻行媿迂闊。
注釋參考
草窠
草窠 (cǎokē) 方言。草叢 thick growth of grass 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臟已經(jīng)都給吃空了?!斞浮蹲8!?h3>野燒猶野火。 唐 嚴維 《荊溪館呈丘義興》詩:“野燒明山郭,寒更出縣樓?!?宋 楊萬里 《晨炊叱馭驛觀海邊野燒》詩:“南海驚濤卷玉缸,北山野燒展紅幢?!?魯迅 《墳·寫在<墳>后面》:“今夜周圍是這么寂靜,屋后面的山腳下騰起野燒的微光?!?/p>
樹掛
寒冷天,霜雪凝聚在樹木的枝葉上或電線上而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楊朔 《春子姑娘》:“有一天,早晨下著好大的‘樹掛’,我呵開窗上的冰凌花一望,天空灰蒙蒙地飄著雪粉,院里的樹從根到梢掛上一層霜,就像開了一片白花花的梅花似的。”
流沫
(1).謂水勢激湍騰沫?!肚f子·達生》:“ 孔子 觀於 呂梁 ,縣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南朝 宋 謝靈運 《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流沫不足險,石林豈為艱。” 宋 蘇軾 《百步洪》詩之一:“四山眩轉(zhuǎn)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p>
(2).飛濺的浪花。《淮南子·俶真訓》:“人莫鑒於流沫而鑒於止水者,以其靜也?!?明 方孝孺 《觀海樓記》:“茍識其理,則浮漚流沫,舉足為學者師?!?/p>
(3).謂口中流涎沫。 漢 揚雄 《解嘲》:“顩頤折頞,涕唾流沫?!?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顩頤蹙頞,涕唾流沫。”
(4).傳布。 梁啟超 《<經(jīng)世文新編>序》:“於是新法新理,新器新製,新學新政,日出月盛,流沫於各邦,芬芳於大地。”
梅堯臣名句,丘家渡早發(f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