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宋之問《奉和幸大薦福寺》
香剎中天起,宸游滿路輝。乘龍?zhí)尤?,駕象法王歸。
殿飾金人影,窗搖玉女扉。稍迷新草木,遍識舊庭闈。
水入禪心定,云從寶思飛。欲知皇劫遠,初拂六銖衣。
注釋參考
乘龍
(1).比喻趁時而動?!兑住で罚骸皶r乘六龍以御天?!?王弼 注:“升降無常,隨時而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故曰‘時乘六龍’也。”六龍指乾卦六陽爻。《南齊書·芮芮虜傳》:“陛下承乾啟之機,因乘龍之運,計應符革祚,久已踐極,荒裔傾戴,莫不引領(lǐng)?!?/p>
(2).乘坐龍車。《楚辭·九歌·大司命》:“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p>
(3).騎龍?!稏|觀漢記·馮異傳》:“上曰:‘我夢乘龍上天,覺寤,心中動悸?!?唐 韓愈 《華山女》詩:“ 玉皇 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剪燈新話·水宮慶會錄》:“拋梁上,乘龍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罷一封書,盡與蒼生除禍瘴?!?/p>
(4).《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焙笠蛞浴俺她垺北扔鞒上?。 唐 杜牧 《書處州韓吏部孔子廟碑陰》:“晝?nèi)粘她埳咸欤\得其藥,可如 黃帝 ?!?宋 蘇軾 《過萊州雪后望三山》詩:“ 安期 與 羨門 ,乘龍安在哉!”
(5).對帝王死去的諱稱。 明 李夢陽 《贈何舍人赍詔南紀諸鎮(zhèn)》詩:“先皇乘龍去不返,悲風慘淡吹宸極?!?/p>
(6).比喻得佳婿?!端囄念惥邸肪硭氖冻荣t傳》:“ 孫儁 字 文英 ,與 李元禮 俱娶太尉 桓焉 女。時人謂 桓叔元 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唐 杜甫 《李監(jiān)宅》詩:“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殤》:“恨不呵早早乘龍。夜夜孤鴻,活害殺俺翠娟娟雛鳳?!?/p>
四條龍?!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暗圪n之乘龍, 河 漢 各二,各有雌雄?!?杜預 注:“合為四?!?/p>
太子
太子 (tàizǐ) 已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兒子 crown prince 太子月恐懼?!稇?zhàn)國策·燕策》 有以報太子。 荊軻知太子不忍。 請立太子為王?!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法王
(1).佛教對 釋迦牟尼 的尊稱。亦借指高僧?!斗ㄈA經(jīng)·譬喻品》:“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宋 蘇軾 《贈虔州慈云寺鑒老》詩:“卻須重説圓通偈,千眼薰籠是法王?!?清 金農(nóng) 《得宋高僧手寫<涅槃經(jīng)>殘本即題其后》詩:“法王力大書體肥,肯落人間寒與饑?!?/p>
(2). 元 明 等朝授予紅教喇嘛首領(lǐng)的封號。 元世祖 至元 七年封薩迦派首領(lǐng) 八思巴 為大寶法王。 明 朝分封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的上層喇嘛為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吳晗 《朱元璋傳》第四章二:“ 明 朝繼承 元 朝的制度,設(shè)立了軍事統(tǒng)治機構(gòu),并封其長老為國師、法王,令其撫治人民,定期朝貢?!?/p>
(3).指天主教教皇。 魯迅 《墳·人之歷史》:“ 羅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學者之口?!?/p>
宋之問名句,奉和幸大薦福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