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天祥《言志》:
九垠化為魅,億丑俘為虜。
既不能變姓名卒于吳,又不能髠鉗奴于魯。
遠(yuǎn)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連父。
冥鴻墮矰繳,長鯨陷網(wǎng)罟。
鷃燕上下爭誰何,螻蟻等閑相爾汝。
狼藉山河歲云杪,飄零海角春重暮。
百年落落生涯盡,萬里遙遙行役苦。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語。
一死鴻毛或泰山,之輕之重安所處。
婦女低頭守巾幗,男兒嚼齒吞刀鋸。
殺身慷慨猶易免,取義從容未輕許。
仁人志士所植立,橫絕地維屹天柱。
以身徇道不茍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素王不作春秋廢,獸蹄鳥跡交中土。
閏位適在三七間,禮樂終當(dāng)屬真主。
李陵衛(wèi)律罪通天,遺臭至今使人吐。
種瓜東門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
平生讀書為誰事,臨難何憂復(fù)何懼。
已矣夫,易簀不必如曾參,結(jié)纓猶當(dāng)效子路。
注釋參考
我生
(1).我之行為。《易·觀》:“六三:觀我生進(jìn)退。” 孔穎達(dá) 疏:“我生,我身所動(dòng)?!?朱熹 本義:“我生,我之所行也?!?/p>
(2).生我者。指母親?!逗鬂h書·崔駰傳》:“豈無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殲夷?!?李賢 注:“我生,謂母也?!?/p>
不辰
不得其時(shí)?!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拔疑怀?,逢天僤怒?!?宋 文天祥 《六歌》:“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識(shí)桃李春。”《金史·列女傳·馮妙真》:“婦生不辰,不得終執(zhí)箕箒,義不從辱?!?清 侯方域 《新遷顏魯公碑記》:“際世不辰,靈蹟多淹?!?/p>
百罹
種種不幸的遭遇?!对姟ね躏L(fēng)·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無吪?!?毛 傳:“罹,憂?!?晉 張協(xié) 《七命》:“羇旅懷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疇?!薄端螘ど俚奂o(jì)》:“未亡人嬰此百罹,雖存若隕。”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鯨以興君身,失所逢百罹。”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之十一:“浩刼風(fēng)塵暗,衣冠痛百罹?!?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下:“我生不辰,逢此百罹?!?/p>
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 (qiúrén-dérén) 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德就得到仁德。喻指如愿以償 try to find humanity and finally get if;want sth. and succeed in getting just that 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fù)何怨?!濉?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成語解釋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實(shí)現(xiàn)。求仁得仁出處《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笔褂美渚^求仁得仁,亦復(fù)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驅(qū)役鬼神,預(yù)人家兒女事。文天祥名句,言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