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九日游天竺》:
霞影塔觜紅,嵐光佛頭綠。
沙明疏柳外,尋路繞湖曲。
遠(yuǎn)客誰與俱,斯游未為獨(dú)。
佳處心自領(lǐng),未易語童仆。
應(yīng)接敢憚煩,山水相追逐。
此間有魚鳥,怪我來不速。
都城無閒官,旬謁廢休沐。
幸茲九日臨,及此秋氣淑。
醺酣豈無分,登眺寧免俗。
起行九里松,試插一枝菊。
西風(fēng)莫欺客,破帽雙鬢禿。
未敢醉向人,藕泉漱新馥。
注釋參考
霞影
(1).云霞之影。 南朝 梁 何遜 《春夕早泊和劉諮議落日望水》:“草光天際合,霞影水中浮?!?/p>
(2).霞光。 唐 王損之 《汗血馬賦》:“初疑霡霂,染翰海之霜華;終訝淋漓,變 榆關(guān) 之霞影?!?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然而近曉的天色幾微,魚肚慘色漸轉(zhuǎn)赤黑愁黯的霞影時(shí),反不如就近黃昏的夕陽!”
嵐光
山間霧氣經(jīng)日光照射而發(fā)出的光彩。 唐 李紳 《若耶溪》詩:“嵐光花影繞山陰,山轉(zhuǎn)花稀到碧璕。” 宋 梅堯臣 《依韻和資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更臨危樹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明 文徵明 《五月望日登望湖亭》詩:“嵐光浮動(dòng)千峰濕,雨氣薰蒸五月寒?!?清 劉大櫆 《浮山記》:“春夏以往,嵐光照游者衣袂?!?/p>
佛頭
(1).指佛像的頭?!斗ㄔ分榱帧肪砦寰牛骸拔异?耆闍崛山 經(jīng)行,為 提婆達(dá) 舉崖石長六丈廣三丈,以擲佛頭,山神名 金埤羅 ,以手接示,石邊小片迸墮中佛腳大拇指,即破血出?!?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六》:“ 歐陽公 作《五代史》,或作序記其前。 王荊公 見之,曰:‘佛頭上豈可著糞?’”
(2).間隔嵌在成串朝珠里的一種珠形裝飾品。佛頭比朝珠大,形如桂圓,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后一,多用寶石、翡翠之類制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一回:“﹝ 焦侍郎 ﹞便把所穿的香珠,湊了一百零八顆,配了一副燒料的佛頭、紀(jì)念,穿成一掛朝珠?!?/p>
李石名句,九日游天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