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次韻呈審知》:
誰云徐郎瘦如竹,撐腸書若相如粟。
渠儂高處背時俗,而獨(dú)許我游與辱。
舊來詩已有老氣,邇?nèi)崭X加圓熟。
我生取友固不茍,乃復(fù)得君真厭足。
清朝求士正側(cè)席,可使白駒詠空谷。
期君布衣應(yīng)徵書,未見卻從東觀讀。
我今作官竟何事,亟拜未應(yīng)徒鼎肉。
與民憂樂安得同,所念因人終碌碌。
注釋參考
渠儂
方言。他,她。 宋 楊萬里 《過瘦牛嶺》詩:“夜來尚有餘樽在,急喚渠儂破客愁?!?元 高德基 《平江記事》:“ 嘉定州 去 平江 一百六十里,鄉(xiāng)音與 吳城 尤異,其并海去處,號三儂之地。蓋以鄉(xiāng)人自稱曰‘吾儂’、‘我儂’,稱他人曰‘渠儂’,問人曰:‘誰儂’?!?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ren{1~1}妖》:“妻曰:‘家中無廣舍,渠儂時復(fù)出入,可復(fù)奈何?’”
高處
高處 (gāochù)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elevation 相對較高的位置 up 帶來一張在三萬五千英尺高處拍攝的能反映真相、輪廓鮮明的照片背時
背時 (bèishí) 〈方〉 不合時宜 behind the times 倒霉;運(yùn)氣不佳 unlucky趙蕃名句,次韻呈審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