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金君卿《文相生日》:
羲御三星次,堯蓂九葉開。
霄躔符有道,天驥下呈才。
氣恩凌諸謝,淵源過二崔。
光華逢日月,騰躍契云雷。
迅步登文陛,嚴聲凜柏臺。
幽潛均照燭,精膽破奸回。
地重圖書府,人瞻柱石才。
堂基峻廉陛,鼎味仰鹽梅。
師鉞方謀郄,樞庭喜得裴。
往平蛟穴去,還入鳳池來。
元化經(jīng)綸內(nèi),真儒事業(yè)恢。
威名攝窮裔,美利澤枯荄。
陰德天須佑,精誠日可回。
祥光才偶圣,妖彗不為災。
全粹圭無玷,晶明斗有魁。
龍旆聊偃息,鴻渚暫徘徊。
重倚周分陜,豐功稷啟邰。
國醫(yī)先藥石,廟酌首罇罍。
促召君前膝,圖勛位正槐。
群情欣愛日,憸黨極寒灰。
王禮修嘗{左衤右帝},天官總貨財。
劘民歸砥礪,播物就坯胎。
動植逢時若,君臣詠喜哉。
兩京繄屏翰,大政輟公臺。
上德皆宣布,邦經(jīng)一制裁。
人和鳧煦藻,兵肅雁銜枚。
誕月君恩重,娛嬪騎從陪。
寒飚從激冽,喬岳鎮(zhèn)崔嵬。
金鑒光長滿,霜松勁不摧。
下寮違幾席,并塞走風埃。
勞瘁魚將涸,覉孤雉在{上罒下每}。
何當備驅策,猶冀竭駑駘。
共慶歌巖石,無階獻壽杯。
矧留天睠久,行聽璽書催。
黼袞榮三入,膏霖霈九垓。
如收東閣士,愿與北山萊。
注釋參考
堂基
《書·大誥》“厥子乃弗肯堂” 孔 傳:“子乃不肯為堂基?!焙笠灾富A。 宋 司馬光 《五規(guī)·惜時》:“夫民者,國之堂基也;禮法者,柱石也;公卿者,棟梁也?!?/p>
廉陛
(1).猶堂陛。廉,堂的側邊。 明 李東陽 《重建福州府學孔子廟記》:“於是廉陛高聳,周阿嚴峻,髹采煥發(fā),蔚為偉觀?!?/p>
(2).指臺階。比喻向上的憑借或途徑。 宋 黃庭堅 《次韻答邢敦夫》:“將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p>
鼎味
(1).鼎中美食?!赌淆R書·劉休傳》:“帝頗有好尚,尤嗜飲食, 休 多藝能,爰及鼎味,問無不解。” 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蟇》詩:“居然當鼎味,豈不辱釣罩?”
(2).相傳 商 武丁 問 傅說 如何治理國家, 傅 以如何調(diào)鼎中之味對。后以“鼎味”指國政。《晉書·裴秀傳》:“孝友著於鄉(xiāng)黨,高聲聞於遠近。誠宜弼佐謨明,助和鼎味,毗贊大府,光昭盛化?!薄端螘る[逸傳·周續(xù)之》:“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p>
鹽梅
(1).鹽和梅子。鹽味咸,梅味酸,均為調(diào)味所需。亦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稌ふf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孔 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薄读簳ぬ幨總鳌も自枴罚骸袄罩菘h時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鹽梅?!?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十三:“外來稿件不加減一下鹽梅,它是不肯入口的?!?/p>
(2).調(diào)和;和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聲得鹽梅,響滑榆槿。” 宋 蘇轍 《除馮京彰德軍節(jié)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鹽梅之德。”
(3).鹽花梅漿??捎靡圆料淬y器。 唐 白居易 《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之二:“慣和麴蘗堪盛否?重用鹽梅試洗看。”自注:“銀匠洗銀,多以鹽花梅漿也?!?/p>
(4).白梅的異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梅》。
金君卿名句,文相生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