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跡幸將王粲別,歸心寧與子山同
出自唐代齊己《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
竹如翡翠侵簾影,苔學(xué)琉璃布地紋。
高臥更無如此樂,遠(yuǎn)游何必愛他云。
閑聽謝朓吟為政,靜看蕭何坐致君。
只恐老身衰朽速,他年不得頌鴻勛。
井梧黃落暮蟬清,久駐金臺但暗驚。
事佛未憐諸弟子,談空爭動上公卿。
合歸鳥外藏幽跡,敢向人前認(rèn)好名。
滿印白檀燈一盞,可能酬謝得聰明。
金湯里面境何求,寶殿東邊院最幽。
栽種已添新竹影,畫圖兼列遠(yuǎn)山秋。
形容豈合親公子,章句爭堪狎士流。
虛負(fù)岷峨老僧約,年年雪水下汀洲。
漢江西岸蜀江東,六稔安禪教化中。
托跡幸將王粲別,歸心寧與子山同。
尊罍豈識曹參酒,賓客還親宋玉風(fēng)。
又見去年三五夕,一輪寒魄破煙空。
石龕閑鎖舊居峰,何事膺門歲月重。
五七詩中叨見遇,三千客外許疏慵。
迎涼蟋蟀喧閑思,積雨莓苔沒屐蹤。
會待英雄啟金口,卻教擔(dān)錫入云松。
注釋參考
托跡
見“ 托跡 ”。
亦作“ 托跡 ”。猶寄身。多指寄身方外,或遁處深山或賤位,以逃避世事。 明 高啟 《送呂山人入道序》:“而其隱也,皆托跡山林為 老氏 之徒?!?明 夏完淳 《獄中上母書》:“慈君托跡于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 清 新小武 《易水餞荊卿》:“因此隱忍遷就,托跡屠沽?!?/p>
歸心
歸心 (guīxīn) 回家的念頭。即歸思 anxious to return home;nostalgia for home 朔風(fēng)動秋草,邊馬有歸心?!獣x· 王讚《雜詩》 真心歸附 pay allegiance to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墩撜Z·堯日》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魏· 曹操《短歌行》齊己名句,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