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宣城郡多么負(fù)有盛名,第一風(fēng)流要數(shù)進(jìn)貢的紫毫筆。
秋霜下林中鴨腳形的銀杏葉落滿,春日里絲網(wǎng)將獻(xiàn)出名喚琴高的鯉魚。
共同治理政事須是賢良太守,今年你不再做京都的官吏。
古詩百科~平生材大用小一向以牛刀割雞,這一次且再試一試你新磨的刀具。
我試著說一說宣城郡,請你暫且停杯細(xì)聽。
黃昏中一彎明凈的宛溪環(huán)繞樓閣,春日里部將簇?fù)碇阊顼嬙谡淹ぁ?br />水稻茁壯,圩田的農(nóng)家生活富裕,刑具閑臥法庭,你理政簡易清明。
你將追蹤風(fēng)流太守謝朓歡歌妙舞,還不時吟誦王羲之用來換鵝的《道德經(jīng)》。
注釋
⑴舅氏野夫:《山谷集》題下注“李莘”。李曾官屯田郎中、知宣州,其余未詳。宣城:今屬安徽。
⑵藉甚:謂聲名甚大?!稘h書·陸賈傳》:“賈以此游公卿間,名聲藉甚。”藉,同“籍”。
⑶貢毛:指紫毫筆。宋祝穆《方輿勝覽》卷十五《寧國府·宣城》:“土產(chǎn)紫毫,白居易詩《起居郎侍御史》:‘爾知紫毫不易致,每歲宣城進(jìn)(貢)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因紫毫筆為貢品,故稱貢毛。
⑷霜林:一作“林霜”。鴨腳:木名,即銀杏,以樹葉似鴨腳而名。
⑸薦:獻(xiàn)。琴高:《搜神記》及劉向《列仙傳》謂琴高為戰(zhàn)國趙人,能鼓琴,為宋康王舍人,學(xué)修煉長生之術(shù),游于冀州涿城之間。后入涿水中取龍子,與弟子期某日返。至?xí)r,高果乘赤鯉而出,留一月余,復(fù)入水去。此借指鯉魚。
⑹“共理”句:陳衍謂此句用漢詔中語。理,指治理政事。
⑺輟(chuò):中止。省曹:謂京官。省,官署名,指京師官署,如尚書、中書、門下各官署皆設(shè)于禁中,因稱省。曹,古時分職治事的官署或部門。
⑻割雞手:《論語·陽貨》:“(孔)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此化用其意,比喻大材小用,沉淪下僚。
⑼“聊試”句:謂施展才能。發(fā)硎(xíng)刀:《莊子·養(yǎng)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表?,磨刀石。
⑽明宛水:為“宛水明”的倒文。宛水,指宛溪,源出安徽宣城縣東南的嶧山,東北流為九曲河,折而西,繞城東,叫宛溪。
⑾騎(jì):一人一馬曰騎,此指州太守部屬。簇(cù):猶言“簇?fù)怼?,眾人護(hù)衛(wèi)或圍著。昭亭:祝穆《方輿勝覽》卷十六“寧國府·宣城”載,宣城北有昭亭山,昭亭當(dāng)筑于山上。
⑿(禾罷,bà)稏(yà):稻名。唐韋莊《稻田》詩:“綠波春浪滿前陂,稏極目連云肥?!必S圩(xū)戶:使圩戶豐足。圩戶,指佃種圩田的農(nóng)戶,江淮多洼地,田邊筑堤防水,稱圩田。
⒀“桁楊”句:謂律令簡易不用刑法而政事清明。桁(héng)楊,加在犯人頸上或腳上的大型刑具。《莊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薄拌鞐钫咝狄?,夾腳及頸,皆名桁楊?!蓖?,訴訟案件的地方,猶今之法庭。
⒁謝公:指謝朓(464-499年),南朝齊陳郡陽夏人,字玄暉,與謝靈運(yùn)同族,稱小謝。曾任宣城太守,世稱謝宣城。善草隸,工五言詩,為“永明體”主要詩人,以山水詩最為著稱。宣城北二里有謝公亭。此處借喻山谷舅氏李莘,謂其文采風(fēng)流可比謝朓。
⒂換鵝經(jīng):即指老子《道德經(jīng)》?!稌x書·王羲之傳》載,王羲之好鵝,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求購甚切,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dāng)舉群相贈耳?!濒酥廊粚懏?,籠鵝而歸。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問答
問:《送舅氏野夫之宣城》的作者是誰?
答:送舅氏野夫之宣城的作者是黃庭堅
問:送舅氏野夫之宣城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舅氏野夫之宣城是宋代的作品
問: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xì)聽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xì)聽 出自 宋代黃庭堅的《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問: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xì)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xì)聽 的下一句是 晚樓明宛水,春騎簇昭亭。
問:出自黃庭堅的名句有哪些?
答:黃庭堅名句大全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賞析
第一首詩贊美了宣城物產(chǎn)的豐饒、景色的清嘉,并特別將土產(chǎn)的紫毫筆冠以“風(fēng)流”的名號,暗指歷代文人曾用此寫下名詩佳篇,流傳不朽。詩中又以調(diào)侃的口吻,說詩人舅氏往任太守,如以牛刀割雞,一則嘆其大材小用,一則贊其理政游刃有余。全詩多用借語、典故,顯示其“無一字無來處”的特點(diǎn)。
首聯(lián)“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xì)聽”,寫在酒宴上告別,談到舅舅李公擇要去的地方,詩人便來了勁,一古腦兒倒出宣城的情況,讓人們停住酒杯聽他按照預(yù)定的想法非正式地講。此聯(lián)是側(cè)面總寫,提起人們對宣城了解的興趣。
頷聯(lián)“晚樓明宛水,春騎簇昭亭”,寫了宣城的山水。春天來了,“山晚望晴空”的謝朓樓被清亮明靜的宛溪河纏繞著,更顯得高聳雄偉,多姿多彩。春光像跑馬似的,跨越山山水水,簇?fù)韲鷶n著敬亭山。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稱。南齊詩人謝眺《游敬亭山》詩有“茲山亙百里,合杳與云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钡拿枥L;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臨此地,且留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聯(lián)的“明”與“簇”,皆活用看動詞。
頸聯(lián)“罷稏豐圩戶,桁楊臥訟庭”,寫了宣城是一個天然的糧倉,是一個講究法治的地方。前句意思是說,圩戶的種田人家,家家戶戶五谷豐登。后句寫犯了罪就要處治,處治是依法律程序,不能亂來。“桁楊臥訟庭”,是一種有序的審判。當(dāng)時黃庭堅的舅舅正任淮南西路提點(diǎn)刑獄,故黃庭堅用依法律程序來說事。
尾聯(lián)“謝公歌舞處,時對換鵝經(jīng)”,是寫宣城民風(fēng)淳樸,歌舞升平,講求道德與教化。謝公謝眺,在宣城任太守時他“勤于郡治、勸民教士、關(guān)心農(nóng)政”,給宣城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被稱為“謝宣城”。歌舞處,指謝朓樓,那里歌舞升平,人民生活安逸。這些樓臺歌舞是一種教化,時時煥起人們的道德良心。此聯(lián)意下,一個地方的治理應(yīng)該像宣城那樣和諧安定,稻熟年豐。
第二首詩詠贊宣城山明水秀的佳麗風(fēng)光,并以想象之筆寫出舅父到任后受到民眾擁戴、歌舞歡欣的景象,以及百姓富足、政事簡易清明的情形。且以曾在此地做官的謝脁來比喻舅父的文采風(fēng)流,還特別用王羲之故事點(diǎn)明其淡泊心境。全詩筆法簡煉,內(nèi)涵豐富,雖未全脫送人上任的陳套,但因詩中多寫入當(dāng)?shù)孛麆佟⑷宋?,平易親切。
黃庭堅是北宋詩的大家,造詣很高,與蘇軾齊名,并稱蘇黃。黃庭堅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上是具有很高天才的,而又卓然自立,不肯隨人后的。他作詩時,態(tài)度鄭重,精心結(jié)撰。第一首,開頭似敘事,接下來作描敘,中間兩聯(lián)對仗工整,活用名詞、動詞為形容詞,講究字眼的錘煉,他通過奇特的意象、新穎的比喻和使事用典,達(dá)到了停杯細(xì)聽說宣城的目的,形成一種峭拔生新的藝術(shù)效果。這種以敘述為詩、以議論為詩、以理趣為詩的獨(dú)特藝術(shù)手法顯示出他獨(dú)特的個性風(fēng)貌。
- 有客春雨止復(fù)作,閉門無與居。童奴告予言,有客叩吾廬。束帶出見之,欣然一丈夫。手?jǐn)y一尊酒,辭氣何晏如。謂言久聞名,曾未瞻簪裾。天寒宜飲酒,一杯聊以娛。盤飧亦草草,蔬果間溪魚。顏色溫勝玉,言談貫如珠。豈期有道者,而來警我愚。酒酣意兩適,心閒樂有余。四海元有人,君勿輕荒區(qū)。
- 送魏山韋處士一作送田處士西游陰陰亭際間,相顧慘離顏。一片云飛去,嵯峨空魏山。
- 菩薩蠻(夏)簟紋雙映冰肌艷。艷肌冰映雙紋簟。窗外竹生風(fēng)。風(fēng)生竹外窗。點(diǎn)紅潮醉臉。臉醉潮紅點(diǎn)。廊上月昏黃。黃昏月上廊。
- 中秋雨瘴癘干戈脫此生,一隅略見舊承平。上元燈火中秋月,但苦人心不肯晴。
- 同趙校書題普救寺東門高處天,一望幾悠然。白浪過城下,青山滿寺前。塵光分驛道,嵐色到人煙。氣象須文字,逢君大雅篇。
- 寄崔二十七立之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往歲戰(zhàn)詞賦,不將勢力隨。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為。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窺。升階揖侍郎,歸舍日未欹。佳句喧眾口,考官敢瑕疵。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厥浊湎辔?,通途無他岐。豈論校書郎,袍笏光參差。童稚見稱說,祝身得如斯。儕輩妒且熱,喘如竹筒吹。老婦愿嫁女,約不論財貲。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兒。攪攪爭附托,無人角雄雌。由來人間事,翻覆不可知。安有巢中鷇,插翅飛天陲。駒麛著爪牙,猛虎借與皮。汝頭有韁系,汝腳有索縻。陷身泥溝間,誰復(fù)稟指撝。不脫吏部選,可見偶與奇。又作朝士貶,得非命所施??途泳┏侵?,十日營一炊。逼迫走巴蠻,恩愛座上離。昨來漢水頭,始得完孤羈。桁掛新衣裳,盎棄食殘糜。茍無饑寒苦,那用分高卑。憐我還好古,宦途同險巇。每旬遺我書,竟歲無差池。新篇奚其思,風(fēng)幡肆逶迤。又論諸毛功,劈水看蛟螭。雷電生睒睗,角鬣相撐披。屬我感窮景,抱華不能摛。唱來和相報,愧嘆俾我疵。又寄百尺彩,緋紅相盛衰。巧能喻其誠,深淺抽肝脾。開展放我側(cè),方餐涕垂匙。朋交日凋謝,存者逐利移。子寧獨(dú)迷誤,綴綴意益彌。舉頭庭樹豁,狂飆卷寒曦。迢遞山水隔,何由應(yīng)塤篪。別來就十年,君馬記騧驪。長女當(dāng)及事,誰助出帨縭。諸男皆秀朗,幾能守家規(guī)。文字銳氣在,輝輝見旌麾。摧腸與戚容,能復(fù)持酒卮。我雖未耋老,發(fā)禿骨力羸。所馀十九齒,飄飖盡浮危。玄花著兩眼,視物隔褷褵。燕席謝不詣,游鞍懸莫騎。敦敦憑書案,譬彼鳥黏黐。且吾聞之師,不以物自隳。孤豚眠糞壤,不慕太廟犧。君看一時人,幾輩先騰馳。過半黑頭死,陰蟲食枯骴。歡華不滿眼,咎責(zé)塞兩儀。觀名計之利,詎足相陪裨。仁者恥貪冒,受祿量所宜。無能食國惠,豈異哀癃罷。久欲辭謝去,休令眾睢睢。況又嬰疹疾,寧保軀不貲。不能前死罷,內(nèi)實(shí)慚神祇。舊籍在東郡,茅屋枳棘籬。還歸非無指,灞渭揚(yáng)春澌。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文書自傳道,不仗史筆垂。夫子固吾黨,新恩釋銜羈。去來伊洛上,相待安罛箄。我有雙飲盞,其銀得朱提。黃金涂物象,雕鐫妙工倕。乃令千里鯨,幺麼微螽斯。猶能爭明月,擺掉出渺瀰。野草花葉細(xì),不辨薋菉葹。綿綿相糾結(jié),狀似環(huán)城陴。四隅芙蓉樹,擢艷皆猗猗。鯨以興君身,失所逢百罹。月以喻夫道,黽勉勵莫虧。草木明覆載,妍丑齊榮萎。愿君恒御之,行止雜燧觿。異日期對舉,當(dāng)如合分支。
- 題青岡時兄友山樓萬頃平疇一色春,雙溪城關(guān)北山青。登樓不為閒瞻眺,此地前賢尚典刑。
- 松柏篇小序余患腳上氣四十余日。知舊先借傅玄集。以余病劇。遂見還。開袠。適見樂府詩龜鶴篇。于危病中見長逝詞。惻然酸懷抱。如此重病。彌時不差。呼吸乏喘。舉目悲矣?;鹚庨g闕而擬之。松柏受命獨(dú)。歷代長不衰。人生浮且脆。鴥?nèi)舫匡L(fēng)悲。東海迸逝川。西山導(dǎo)落暉。南郊悅籍短。蒿里收永歸。諒無疇昔時。百病起盡期。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療治。傾家行藥事。顛沛去迎醫(yī)。徒備火石苦。奄至不得辭。龜齡安可獲。岱宗限已迫。睿圣不得留。為善何所益。舍此赤縣居。就彼黃壚宅。永離九原親。長與三辰隔。屬纊生望盡。闔棺世業(yè)埋。事痛存人心。恨結(jié)亡者懷。祖葬既云及。壙{土遂}亦已開。室族內(nèi)外哭。親疏同共哀。外姻遠(yuǎn)近至。名列通夜臺。扶輿出殯宮。低回戀庭室。天地有盡期。我去無還日。居者今已盡。人事從此畢?;鹦獰熂葲]。形銷聲亦滅。鬼神來依我。生人永辭訣。大暮杳悠悠。長夜無時節(jié)。郁湮重冥下。煩冤難具說。安寢委沉寞。戀戀念平生。事業(yè)有余結(jié)??鑫醇俺伞YY儲無擔(dān)石。兒女皆孩嬰。一朝放舍去。萬恨纏我情。追憶世上事。束教以自拘。明發(fā)靡怡悆。夕歸多憂虞。撤閑晨徑流。輟宴式酒濡。知今瞑目苦。恨失爾時娛。遙遙遠(yuǎn)民居。獨(dú)埋深壤中。墓前人跡滅。冢上草日豐??沾岔戻Q蜩。高松結(jié)悲風(fēng)。長寐無覺期。誰知逝者窮。生存處交廣。連榻舒華茵。已沒一何苦。楛哉不容身。昔日平居時。晨夕對六親。今日掩奈何。一見無諧因。禮席有降殺。三齡速過隙。幾筵就收撤。室宇改疇昔。行女游歸途。仕子復(fù)王役。家世本平常。獨(dú)有亡者劇。時祀望歸來。四節(jié)靜塋丘。孝子撫墳號。父子知來不。欲還心依戀。欲見絕無由。煩冤荒隴側(cè)。肝心盡崩抽。
- 酬蘇屯田西湖韻雨余殘景照漁家,漁子鳴榔徹郡衙。今夜相呼好垂釣,晚來新雨漲蒹葭。
- 挽內(nèi)兄余聘可三首結(jié)發(fā)事鉛槧,終身尺寸功。矯情多病后,飲恨不言中。戶有三珠秀,家愁五盜窮??丈铰裼駱?,腸斷白楊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