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自覺二首》:
四十未為老,憂傷早衰惡。
前歲二毛生,今年一齒落。
形骸日損耗,心事同蕭索。
夜寢與朝餐,其間味亦薄。
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
畏老老轉(zhuǎn)迫,憂病病彌縛。
不畏復(fù)不憂,是除老病藥。
朝哭心所愛,暮哭心所親。
親愛零落盡,安用身獨存?幾許平生歡,無限骨肉恩。
結(jié)為腸間痛,聚作鼻頭辛。
悲來四支緩,泣盡雙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聞浮屠教,中有解脫門。
置心為止水,視身如浮云。
抖擻垢穢衣,度脫生死輪。
胡為戀此苦,不去猶逡巡。
回念發(fā)弘愿,愿此見在身。
但受過去報,不結(jié)將來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煩惱塵。
不將恩愛子,更種憂悲根!
注釋參考
過去
過去 (guòqù) (過去原是佛家語,指前生。“現(xiàn)代漢語”的“過去”是“從前”的意思,不再有佛教的含義了) 從前 in or of the past;formerly;previously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通過或越過(成為)某種障礙的事物 pass 這水溝就一米來寬,我們跳過去就是 發(fā)生,尤指依時間發(fā)生間隔順序或按此順序發(fā)生 tick away 與此同時,病房里的生活照常一天一天地過去 消逝 wear 等待藥物的作用過去 離開或經(jīng)過說話人或敘述的對象所在地向另一個地點去 go over;across 汽車剛開過去一輛 婉辭,死亡(后面要加“了”) pass away 他祖父昨天夜里過去了 過去 (guòqu) over 用在動詞后,表示反面對著自己 他把書翻過去,看書背面的價格 用在動詞后,表示失去原來正常的狀態(tài) 他氣得昏死過去 用在動詞后,表示通過 你這么不講面子,可太說不過去了 用在動詞后,表示離開或經(jīng)過所在的地方(車從我身邊開了過去) 用在形容詞后,表示超過,多與“得”或“不”連用 你怎么也兇不過去她不結(jié)
不了結(jié),不可。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三章:“早知道他說上沒完,我非叫他到學(xué)校里開會去不結(jié)。那里點官油,他愛說,說上一夜?!?/p>
將來
將來 (jiānglái) 未來;現(xiàn)在以后的時間 future 少年人常思將來。——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惟思將來。 據(jù)前事推將來。 制出將來。 在可以預(yù)見的將來白居易名句,自覺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