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馮尊師《蘇武慢》:
創(chuàng)建靈壇,初修丹灶,保養(yǎng)太和真命。
風(fēng)上虎嘯,火起龍騰,燮理要依時令。
金木交并,斗覺天關(guān),旋繞滌除心徑。
睹玄珠一粒、流霞閃爍,送歸金鼎。
壺中景、造化希夷,玄機要妙,點制魄仙魂圣。
元中體用,旨里明真,悟得本來真性。
還返無窮,漸入清陽,仙境照盈虛靜。
這一輪明月,年年蒙蔽,豁然開瑩。
注釋參考
創(chuàng)建
創(chuàng)建 (chuàngjiàn) 創(chuàng)立 found 創(chuàng)建新黨派 首先建立 organize 創(chuàng)建一個公司靈壇
祭壇。《漢書·武帝紀》:“朕躬祭后土地祇,見光集於靈壇,一夜三燭?!薄段倪x·應(yīng)璩<與廣川長岑文瑜書>》:“躬自暴露,拜起靈壇,勤亦至矣。” 呂向 注:“靈壇,祈雨壇也?!?唐 王勃 《乾元殿頌》:“圓邱上闢,奉蒼璧於靈壇;方澤下凝,列黃琮於寶墠?!?/p>
丹灶
煉丹用的爐灶。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守丹灶而不顧,鍊金鼎而方堅。”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處,過松下,有廢丹灶?!?清 趙翼 《沖祐宮》詩:“丹灶錙銖火,茶經(jīng)粟粒芽?!?郁達夫 《題畫》詩之三:“爛爛猶餘丹灶氣,晚風(fēng)吹作滿林霞?!?/p>
保養(yǎng)
(1) [conserve one's health;take care of]∶保護調(diào)養(yǎng)
好好保養(yǎng)你的身體
(2) [maintain]∶保護修理,使保持正常狀態(tài)
保養(yǎng)機械
(3) [protect and cultivate]∶保護培養(yǎng);保護養(yǎng)育
保養(yǎng)曾孫
詳細解釋(1).保護養(yǎng)育;保護培育。《漢書·丙吉傳》:“ 吉 擇謹厚女徒,令保養(yǎng)曾孫,置閒燥處。”《后漢書·楊震傳》:“ 安帝 乳母 王圣 ,因保養(yǎng)之勤,緣恩放恣?!薄顿Y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二年》:“ 密后 之殂也, 世祖 尚幼, 太宗 以 竇氏 慈良,有操行,使保養(yǎng)之?!?艾青 《養(yǎng)花人的夢》詩:“他為了使這些花保養(yǎng)得好,費了很多心血,每天給這些花澆水,松土,上肥,修剪枝葉?!?/p>
(2).保護調(diào)養(yǎng)?!都t樓夢》第五五回:“誰知 鳳姐 稟賦氣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養(yǎng),平生爭強鬪智,心力更虧,故雖系小月,竟著實虧虛下來?!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幕兀骸澳蔷颂矝]些兒不耐煩,那消幾日,把姑娘的臉兒保養(yǎng)得有紅有白,光潮飽滿。”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二:“大概是由于保養(yǎng)得法,初次和他見面的人會少估他十歲?!?/p>
(3).保護修理,使保持正常狀態(tài)。 于敏 《老杜和助手》:“再過一個月,都來向他學(xué)習(xí)保養(yǎng)機械的經(jīng)驗了?!?/p>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兑住で罚骸氨:洗蠛停死?。”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薄稘h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shù)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余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yǎng)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dāng)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yǎng)氣……無益奉養(yǎng)者,皆不宜數(shù)御以傷大和?!?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jīng)遍,莫為悲傷損太和?!?/p>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薄段倪x·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注:“太和,謂太平也?!?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nèi)同臻大和?!?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yǎng)宇宙登太和?!?/p>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云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p>
(5). 魏 鼓吹曲名?!稌x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tǒng),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p>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薄督鹗贰分旧稀罚骸澳巳〈髽放c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真命
[able to get the God's will] 迷信指受命于天的人
真命大仙
詳細解釋天命。 唐 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詩:“天紀啟真命,君生臣亦生?!薄肚皾h書平話》卷中:“ 高祖 乃真命君王,顧我如初。”
馮尊師名句,蘇武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