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共棄者,子獨何取歟
出自宋代曾豐《用山谷新詩徒拜嘉之句為韻賦五篇報尹直卿》:
名以懶故無,業(yè)以病故疏。
但夢華胥國,而友無懷徒。
百詩一不補,十口九欲癯。
人所共棄者,子獨何取歟。
注釋參考
何取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足稱許。 宋 秦觀 《王儉論》:“至于該洽經(jīng)史,明習(xí)故事,工詞令,妙威儀,動為名流之所稱,所謂一時之美,一日之長,夸污世而矯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曾豐名句,用山谷新詩徒拜嘉之句為韻賦五篇報尹直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名以懶故無,業(yè)以病故疏。
但夢華胥國,而友無懷徒。
百詩一不補,十口九欲癯。
人所共棄者,子獨何取歟。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足稱許。 宋 秦觀 《王儉論》:“至于該洽經(jīng)史,明習(xí)故事,工詞令,妙威儀,動為名流之所稱,所謂一時之美,一日之長,夸污世而矯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曾豐名句,用山谷新詩徒拜嘉之句為韻賦五篇報尹直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