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君疑我特佯聾,故作嘲詩窮險怪。
出自宋朝蘇軾《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君不見詩人借車無可載,留得一錢何足賴。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聵。
人將蟻動作牛斗,我覺風雷真一噫。
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
大樸初散失渾沌,六鑿相攘更勝敗。
眼花亂墜酒生風,口業(yè)不停詩有債。
君知五蘊皆是賊,人生一病今先差。
但恐此心終未了,不見不聞還是礙。
今君疑我特佯聾,故作嘲詩窮險怪。
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雨快。
注釋參考
故作
故作 (gùzuò) 假裝處于某一狀態(tài)或情況 pretend 不要故作天真詩窮
指文人遭際坎坷,生活貧困。 宋 方岳 《次韻鄭僉判》之二:“詩窮不易辦亭材,只恁荒寒處處苔?!?清 黃景仁 《春暮呈容甫》詩:“先生吟太苦,終日閉荊關(guān)。我亦詩窮者,邀君數(shù)往還?!?/p>
險怪
(1).出人意表,奇怪。 唐 韓愈 《誰氏子》詩:“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宋 王安石 《九井》詩:“地形偶爾藏險怪,天意未必司陰晴。” 明 唐順之 《西峪草堂記》:“極世間險怪瓌偉超曠之觀。”
(2).特指文字艱澀怪異。 章炳麟 《文學說例》:“豈若 盧仝 、 樊宗師 輩喜為險怪者比耶?”
蘇軾名句,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