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覺民《游虎丘》:
丘壑癖所耽,從游虎踞巖。
山形藏古寺,泉脈涌幽潭。
遠望悲陳跡,清禪任閉庵。
繇來賢達士,捷徑鄙終南。
注釋參考
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詩:“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虛?!?/p>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廬山詩·白鶴觀》:“時時過 江 來, 廬山 訪丘壑?!?/p>
(3).鄉(xiāng)村;幽僻之地?!侗笔贰の菏諅鳌罚骸安火B(yǎng)望于丘壑,不待價于城市?!?宋 蘇軾 《乞罷學士除閑慢差遣札子》:“臣多難早衰,無心進取,得歸丘壑以養(yǎng)餘年,其甘如薺?!?明 梁辰魚 《浣紗記·游春》:“你既無婚,我亦未娶。即圖同居丘壑,以結(jié)姻盟?!?/p>
(4).謂隱逸。 南朝 宋 謝靈運 《齋中讀書》詩:“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金 王若虛 《茅先生道院記》:“予世之散人也,才能無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雖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嘗一日忘?!?清 方文 《訪林青仲兄弟》詩之二:“丘壑本繇性,漁樵豈為名?!?/p>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墮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遠的意境。 宋 黃庭堅 《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世祖御筆》:“上以武功定天下,萬幾之餘,游藝翰墨,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荊 、 關(guān) 、 倪 、 黃 輩所不到者?!?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游記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墻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游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p>
從游
亦作“ 從游 ”。1.隨從出游。《論語·顏淵》:“ 樊遲 從游於 舞雩 之下?!薄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罚骸?子路 喜從游,遇 長沮 、 桀溺 、 荷蓧丈人 ?!?/p>
(2).與之相游處。謂交往。《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酈生 見謂之曰:‘吾聞 沛公 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從游?!薄逗鬂h書·爰延傳》:“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二:“余嘗登門,出近作《贈別》長短句以示公……公賞誦久之。是后,從游頗密?!?/p>
(3).隨從求學。 明 徐愛 《<傳習錄>卷上‘按語’》:“從游之士,聞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遺二,見其牝牡驪黃,而棄其所謂千里者,故 愛 備録平時之所聞,私以示夫同志,相與考而證之,庶無負先生之教云?!?/p>
見“ 從游 ”。
虎踞
(1).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十:“ 商容 與 殷 民觀 周 師之入……見 太公 ,曰:‘吾新君也。’ 容 曰:‘非也。其人虎踞而鷹趾,當敵將眾,威怒自倍?!?/p>
(2).喻指地形的雄壯險要。《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 晉 張勃 《吳錄》:“ 劉備 曾使 諸葛亮 至京,因觀 秣陵 山阜,乃嘆曰:‘ 鐘山 龍蟠, 石頭 虎踞,帝王之宅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石頭 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 江 去。”
(3).形容怪石雄偉之狀。 唐 王績 《游北山賦》:“石當階而虎踞,泉度牖而龍吟?!?/p>
鄭覺民名句,游虎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