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張祜《題馀杭縣龍泉觀》:
四回山一面,臺殿已嵯峨。
中路見山遠,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氣漫,地暖鳥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注釋參考
仙井
見“ 仙井監(jiān) ”。
此生
這輩子。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斑@十年裡,我便課子讀書,成就出一個兒子來,也算不虛度此生了?!?/p>
奈何
奈何 (nàihé)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妒酚洝ろ椨鸨炯o》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巍?司馬光《訓儉示康》 懲治;對付 do sth.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張祜名句,題馀杭縣龍泉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