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十行俱默誦,三更殘卷尚朱箋
出自宋代陳宓《謝傅監(jiān)倉》:
昔年常侍紫樞仙,風(fēng)骨森然在眼前。
一覽十行俱默誦,三更殘卷尚朱箋。
詩書自古稱難繼,衣缽于今信有傳。
每拜名章唯自愧,思慳莫和短篇長。
注釋參考
一覽
[general view;bird's-eye view] 用圖表或簡明的文字做成的關(guān)于概況的說明(多用做書名)
“北京名勝古跡一覽”
詳細(xì)解釋(1).一看;閱讀一遍。《后漢書·禰衡傳》:“吾雖一覽,猶能識之,唯其中石缺二字為不明耳?!薄缎绿茣ぬK颋傳》:“ 頲 字 廷碩 ,弱敏悟,一覽至千言,輒覆誦。”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今始擇其上乘者:古體則標(biāo)其題,近體則摘其句。閲者可一覽瞭如矣。” 郭紹虞 《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七七:“必須在文辭的組織上有可以代替標(biāo)點符號的作用,有可以代替分段分行寫的作用,始能使人一覽了然?!?/p>
(2).舉目縱觀。 唐 杜甫 《望岳》詩:“會當(dāng)凌絶頂,一覽眾山小?!?宋 蘇軾 《自清平鎮(zhèn)游樓觀》詩:“此臺一覽 秦 川小,不待傳經(jīng)意已空?!?沙汀 《憶賀龍》三四:“依照 賀龍 同志的意思,這樣捷便得多,而且可以一覽初春的北方原野?!?/p>
(3).用圖表或簡明文字寫成的關(guān)于概況的說明,多用作書名。如:《北京名勝古跡一覽》、《世界各國主要經(jīng)濟(jì)情況一覽》。
十行
《后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xì)書成文?!焙笠蛞浴笆小贝富实鄣氖衷蛟t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nèi)附賀表》:“伏以圣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nèi)附,十行承賜札之恩。”
默誦
不出聲地讀書。 宋 蘇軾 《次韻孔毅甫集句見贈》之四:“不如默誦千萬首,左抽右取談笑足。”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三:“﹝ 亭林先生 ﹞馬上無事,輒據(jù)鞍默誦諸經(jīng)注疏。” 徐遲 《財神和觀音》:“他默誦起來了。現(xiàn)在這果真已是一篇煌煌的大論文?!?/p>
三更
三更 (sāngēng)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the third watch——midnight殘卷
(1).指書中未讀完的部分。 唐 方干 《許員外新陽別業(yè)》詩:“若因螢火終殘卷,便把漁歌送幾杯?!?/p>
(2).殘缺不全的書。多指殘缺的寫卷、文稿。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有殘卷從 敦煌 千佛洞 得之?!?/p>
朱箋
見“ 硃箋紙 ”。
陳宓名句,謝傅監(jiān)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