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懷利物心,不獲藏身寶
出自唐代李紳《過梅里七首家…今列題于后。憶東郭居(效丘遲)》:
昔余過稚齒,從師昧知奧。
徒懷利物心,不獲藏身寶。
曳婁一縫掖,出處勞昏早。
醒醉迷啜哺,衣裳辨顛倒。
忠誠貫白日,直已憑蒼昊。
卷舌墮讒諛,驚波息行潦。
衰禽識舊木,疲馬知?dú)w道。
楊柳長庭柯,蘭荃覆階草。
旌旄光里舍,騎服歡妻嫂。
綠鬢絕新知,蒼須稀舊老。
冠緌身忝貴,齋沐心常禱。
笙磬諒諧和,庭除還灑掃。
棲遲還竹巷,物役浸江島。
倏忽變星霜,悲傷滿衷抱。
注釋參考
懷利
謂抱著謀私利的意圖?!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熬?、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后漢書·荀彧傳》:“敵人懷利以自百,臣眾怯沮以喪氣?!?李賢 注:“各規(guī)利,人百其勇也。”
物心
人心。 晉 袁宏 《后漢紀(jì)·光武帝紀(jì)論》:“ 劉氏 德澤實(shí)繫物心,故立其寢廟,百姓覩而懷舊;正其衣冠,父老見而垂泣。”《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我初平 建康 ,人皆勸我除去卿輩以壹物心?!?/p>
不獲
不得,不能。《書·顧命》:“疾大漸,惟幾,病日臻,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xùn)命汝?!?孔 傳:“恐不得結(jié)信出言,嗣續(xù)我志?!?晉 盧諶 《贈崔溫》詩:“良儔不獲偕,舒情將焉訴?” 唐 韓愈 《復(fù)志賦》:“進(jìn)既不獲其志愿兮,退將遁而窮居。” 清 戴震 《道墟圖詩序》:“聞 章氏 子弟多才且賢,而余不獲交其一二,是則余之陋也。”
藏身
藏身 (cángshēn) 躲藏;把身體隱蔽起來,不讓人看見 go into hidding;hide oneself 無處藏身李紳名句,過梅里七首家…今列題于后。憶東郭居(效丘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