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但如此,知子道可尊
出自宋代張耒《寄題何戢秀才琬琰堂》:
幽人筑淇澳,不與世相聞。
獨攜千卷書,過于骨肉親。
辛苦作室堂,插架如魚鱗。
時時體不住,一遇千載人。
山川兵火后,墟廟金石存。
消磨余紙墨,幻滅去無痕。
功名但如此,知子道可尊。
不遺世一毫,以全與其身。
包丑傅黛膏,百態(tài)售笑顰。
誰能雙蛾眉,閉戶自貴珍。
鄙人有夙尚,愿與幽侶敦。
他年抱健犢,聽嘯入蘇門。
注釋參考
功名
功名 (gōngmíng)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guān)心》如此
如此 (rúcǐ) 這樣,那樣;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so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資治通鑒》 理當如此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范圍 thus 勞苦而功高如此。——《史記·項羽本紀》 這樣的 nearly 兩座城市發(fā)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子道
子女對父母應(yīng)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史記·五帝本紀》:“ 舜 父 瞽叟 頑,母嚚,弟 象 傲,皆欲殺 舜 。 舜 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薄稘h書·五行志上》:“ 董仲舒 以為 成 ( 魯成公 )居喪亡哀戚心,數(shù)興兵戰(zhàn)伐,故天災(zāi)其父廟,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廟也?!薄犊讌沧印ぜ窝浴罚骸?文王 之興,附者六州。六州之眾,各以子道來。故區(qū)區(qū)之臺,未及期日而已成矣。”
張耒名句,寄題何戢秀才琬琰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