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喻良能《印印詩》:
印印秀而好,明眸冰雪膚。
逢人賞岐嶷,問字識之無。
若有萬金藥,真成千里駒。
空花今已矣,晬日一長吁。
注釋參考
岐嶷
《詩·大雅·生民》:“誕實(shí)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傳:“岐嶷,峻茂之狀?!焙蠖嘁浴搬凇毙稳萦啄曷敾邸!稏|觀漢記·馬客卿傳》:“ 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歲,能接應(yīng)諸公,專對賓客?!?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追光寺》:“ 略 生而岐嶷,幼則老成,博洽羣書。” 唐 李頎 《送劉四》詩:“愛君少岐嶷,高視白云鄉(xiāng)?!?清 王晫 《今世說·賞譽(yù)》:“ 許彝千 少便岐嶷,總角風(fēng)氣更進(jìn)。”
問字
問字 (wènzì) 請教學(xué)問 ask;inquire 聞道攜壺來問字。——蘇軾詩 客來問字莫載酒?!S庭堅(jiān)《謝送碾壑源棟芽》之無
(1).之字與無字。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shí),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金 元好問 《贈(zèng)利州侯神童》詩:“極知之無不足訝,更恐洛誦難為功。”
(2).借指簡單易識之字。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yīng)諧·乍解張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識之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yī)術(shù)》:“張?jiān)弧覂H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y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p>
喻良能名句,印印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果凍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