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皇甫冉《秋日東郊作》
閑看秋水心無事,臥對寒松手自栽。廬岳高僧留偈別,
茅山道士寄書來。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
淺薄將何稱獻納,臨岐終日自遲回。
注釋參考
社日
古時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個戊日。間或有四時致祭者。 周 代本用甲日, 漢 至 唐 各代不同。 唐 張籍 《吳楚歌》:“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宋 王安石 《歌元豐》:“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長聞鼓?!?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 唐 宋 以前皆以社日停針線,而不知其所從起。余按《呂公忌》云‘社日男女輟業(yè)一日,否則令人不聰’,始知俗傳社日飲酒治耳聾者為此,而停針線者亦以此也?!眳㈤?宋 陳元靚 《歲時廣記·二社日》、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社日用甲》。
重陽
重陽 (chóngyáng) 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舊時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fēng)俗。現(xiàn)又定為老人節(jié)。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猰ao{1~1}澤{1*1}東《采桑子·重陽》冒雨
冒雨 (màoyǔ) 頂著雨 brave the rain;in spite of the rain;wet 這個城市的居民冒雨歡迎我們皇甫冉名句,秋日東郊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