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屨還私第,精誠在本朝
出自宋代司馬光《司徒工開府韓國富公挽辭四首》:
杖屨還私第,精誠在本朝。
愛君老不懈,憂國沒方昭。
東閣秋牢落,西芒夜寂寥。
只應(yīng)忠亮志,氣運(yùn)不能消。
注釋參考
杖屨
(1).手杖與鞋子。古禮,五十歲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脫于戶外,為尊敬長輩,長者可先入室,后脫鞋。《禮記·曲禮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鄭玄 注:“撰猶持也?!?孔穎達(dá) 疏:“撰杖屨者,則君子自執(zhí)杖,在坐著屨?!薄杜f唐書·宦官傳·楊復(fù)恭》:“詔 復(fù)恭 致仕,賜杖屨。”
(2).對老者、尊者的敬稱。 唐 杜甫 《詠懷》之二:“南為 祝融 客,勉強(qiáng)親杖屨,結(jié)託老人星, 羅浮 展衰步?!?仇兆鰲 注:“ 盧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師 在焉,故思一親其杖屨?!?宋 司馬光 《祭穎公文》:“承乏諫垣,造請有禁,不親杖屨,殆將再期,豈意一朝忽為永訣?!?/p>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詩:“興來猶杖屨,目斷更云沙。” 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盟鷗》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明 許時泉 《同甲會》:“杖屨問從何處,蒼山赤葉林丘。”
還私
營私,謀私。還,通“ 營 ”?!稇?zhàn)國策·秦策三》:“夫 公孫鞅 事 孝公 ,極身毋二,盡公不還私,信賞罰以致治?!薄端螘こ敛獋鳌罚骸坝州m聽募將,委役還私,託注病叛,遂有數(shù)百?!?南朝 宋 鮑照 《重與世子啟》:“且僕棲遲無事,咫尺館第,餐稟夙微,非旦則夕,居職還私,兩者無異。”
精誠
精誠 (jīngchéng) 真心誠意;至誠 absolute sincerity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父》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逗鬂h書·廣陵思王荊傳》本朝
本朝 (běncháo) 古人認(rèn)為朝廷是國家的根本,所以稱朝廷為本朝 dynasty 稱自己所處的王朝 this dynasty司馬光名句,司徒工開府韓國富公挽辭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