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說之《次韻和法琦》:
野寺木魚午不響,老僧乞米樵松根。
志幽思苦作詩戲,處身不忌如洼樽。
大軸視我正其欲,尚恨近體意虛辱。
報以五字陶謝家,要看素絲難純束。
江頭梅雨滅槐火,我正思公慚飯顆。
復(fù)我苦淡來惱子,嘆息有能無不可。
枉是晝公出前溪,猥效蘇州失故棲。
蘇州風(fēng)流今不見,公乎老矣誰提攜。
注釋參考
大軸
大軸子。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戲碼相當(dāng)?shù)挠?,倒第三?文若霞 的《奇雙會》,壓軸是 招弟 的《紅鸞禧》,大軸是名角會串《大溪皇莊》?!?/p>
近體
(1).即近體詩。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 李嶠 、 沉 、 宋 之流,方為律詩,謂之近體。”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體凡》:“其所變詩體,則聲律之葉者,不論長句、絶句,概名為律詩、為近體。” 章炳麟 《辨詩》:“物極則變,今宜取近體一切斷之, 唐 以后詩,但以參考史事存之可也?!眳⒁姟?近體詩 ”。
(2).貼身,緊挨身體。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一:“嘗聞尚衣縫人云:‘上近體衣俱 松江 三梭布所製?!?/p>
虛辱
謂空承美意。 唐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詩:“固慚非 賈誼 ,惟恐后 陳琳 。前席驚虛辱,華樽許細斟?!?宋 錢愐 《錢氏私志》:“上悅甚,令左右宮嬪各取領(lǐng)巾裙帶或團扇手帕求詩……人人得其歡心,悉以進呈。上云:‘豈可虛辱,須與學(xué)士潤筆?!旄魅☆^上珠花一朵,裝公幞頭簪?!?宋 黃庭堅 《長句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雖然嘉惠敢虛辱,煮泥續(xù)尾成大軸?!?/p>
晁說之名句,次韻和法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