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思難話別,卻恨莫同游
出自宋代項安世《次韻王少清告歸七首》:
生平俱異縣,相與忽同矛。
鈍質(zhì)鉛逢錯,蕪心草賴耰。
每思難話別,卻恨莫同游。
到日應(yīng)殘臘,來時卻順流。
高才日壬里,再見愈難侔。
注釋參考
話別
話別 (huàbié) 別離前聚在一起談話 say a few parting words;say good-bye同游
見“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國語·齊語》:“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戰(zhàn)聲相聞,足以不乖?!薄盾髯印しㄐ小罚骸?曾子 曰:‘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 梁啟超 《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這兩位先生同里,少同學(xué),長同游,壯同事?!?/p>
(2).一同游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王東亭 作 宣武 主簿,嘗春月與 石頭 兄弟乘馬出郊,時彥同游者連鑣俱進(jìn)?!?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p>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許渾 《秋思》詩:“琪樹西風(fēng)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憶同游?!?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海公子》:“﹝ 張生 ﹞開尊自酌,恨無同游?!?/p>
項安世名句,次韻王少清告歸七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