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陵再見春欲殘,君來入幕儂掛冠
出自宋代楊萬里《送趙判官端國趁班改秩》:
金陵一見恍如夢,君為過客儂相送。
廬陵再見春欲殘,君來入幕儂掛冠。
是時猛虎初出境,赤子凜如兵在頸。
帝選良牧蘇疲民,前趙后丁廉且仁。
更得君作幕不賓,四年千里日日春。
與君相逢又相別,人生聚散如霜葉。
桂林一枝三十年,諸公交章薦遺賢。
去揖侍郎趁立班,端能別我南溪邊。
為我一醉{1~1}春{1~1}風前,看君搏風上九天。
注釋參考
廬陵
廬陵 (Lúlíng) 廬陵郡,就是吉州?,F(xiàn)在江西省吉安市 Lulin再見
再見 (zàijiàn) 分別時最后說的話 good-bye;good-by入幕
(1).進入帷幕。 北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還飈入幕,寫霧出楹。”
(2).引申指進入內(nèi)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劇賊遁免》:“﹝ 羅龍文 ﹞與 嚴東樓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諸寶玩,其入幕無間朝夕。后與 嚴 同敗,同遣戍?!?/p>
(3).指入為幕僚。 唐 賈島 《送陳判官赴綏德》詩:“將軍遙入幕,束帶便離家?!?金 元好問 《送樊順之》:“ 王粲 從軍正年少, 庾郎 入幕更風流?!眳⒁姟?入幕賓 ”。
掛冠
掛冠 (guàguàn) 辭官 resign from office 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后漢書·逢萌傳》楊萬里名句,送趙判官端國趁班改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