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補(bǔ)之《依韻和子充雜言》:
君不見東方朔,避世金馬門,侏儒倡郭同陸沉。
滑稽突梯意已深,不如孫登閉口逃蘇門。
身猶孤鳳無與鄰,心知嵇生未識真。
兒童讀書聞入孝,遭時有用可以移于君。
孔子系易辭,尊干而卑坤。
耦耕未足問禮則,鳥獸固自群荊榛。
孟嘗聲勢,一旦消歇,冢上之牧良可悲。
茍為貧賤不濟(jì)物,身死泯然俱若茲。
聞君早慕棲竹林,何忽作此悲來吟。
嚴(yán)君肥遯業(yè)討論,少年宜自有異聞窮達(dá)俱性外,學(xué)者所不陳惟勿枉道寧屈身。
豈欲行不由徑如滅明,不然不欲乞醯于鄰?fù)⑸?/span>。
白駒雖潔,空谷難久將誰親,當(dāng)詩一篇差可人。
秋蘭蘪蕪?fù)は律噢?,夫人自有美子何足言?br>采擷但慰吾愁魂,吟詩作賦北窗詞更妍。
萬言不直一杯何足憐,咿呦聊用窮吾年。
能來西疇清坐一榻橫,長饑亦不轑釜云無羹。
荀卿論義榮,逕庭大不近人情。
是非亦置之,古人踽踽涼涼生何為。
揚(yáng)雄擇中庸,反反騷痛湘累。
我今不見雄,此心猶為君子夷。
世間趣舍不同,豈但羊棗鲙。
陶潛自謂,結(jié)廬人世,無車馬喧,心遠(yuǎn)能爾。
安有鄭君,其門如市,亦能自謂,我心如水。
注釋參考
行不由徑
(1).走路不抄小道?!墩撜Z·雍也》:“有 澹臺滅明 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 偃 之室也?!焙笠浴靶胁挥蓮健北扔鳛槿苏被蚺e止端方?!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盎驌竦囟钢瑫r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zāi)者,不可勝數(shù)也?!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癌z 安公子 ﹞扔下筷子,把口里嚼的那口餑餑吐出桌子上,口也不及漱,站起來,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行不由徑的走到上房來。”
(2).見“ 行不從徑 ”。
成語解釋徑:小路,引伸為邪路。從來不走邪路。比喻行動正大光明。行不由徑出處《論語·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h3>不然不然 (bùrán) 不是這樣,并非如此 not so 其實(shí)不然 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No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否則,表轉(zhuǎn)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xiàn)相反的結(jié)果或情況 of else;if not;otherwise 我得早點(diǎn)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否則 (either)…or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微生
(1).細(xì)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唐 駱賓王 《螢火賦》:“彼翾飛之弱質(zhì),尚矯翼而凌空。何微生之多躓,獨(dú)宛頸以觸籠?!?唐 李商隱 《過楚宮》詩:“微生盡戀人間樂,只有 襄王 憶夢中?!?宋 蘇軾 《謝除侍讀表》之二:“奉永日之清閑,未知所報;畢微生於盡瘁,終致此心?!?宋 楊萬里 《宿龍回》詩:“大熟虛成喜,微生亦可嗟。” 清 唐孫華 《戒殺詩次東坡岐亭韻》:“微生共含靈,飛沉各自得。”
(2).復(fù)姓。 春秋 時 魯 有 微生高 (《漢書·古今人表》作 尾生高 )、 微生畝 。見《論語·公冶長》、《論語·憲問》。
晁補(bǔ)之名句,依韻和子充雜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飛盤盤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