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桓箏千年恨,為謝公、目送還云撫
出自宋代劉辰翁《金縷曲(壽李公謹(jǐn)同知)》:
我誤留公住。
看人間、猶是重陽,滿城風(fēng)雨。
父老堂陰攜孺子,記得元宵歌舞。
但稽首、烏烏無語。
我有桓箏千年恨,為謝公、目送還云撫。
公不樂,尚何苦。
吾儂心事憑誰訴。
有誰知、閉戶窮愁,欲從之去。
聞道明朝生申也,滿酌一杯螺浦。
又知復(fù)、明年何處。
天若有情西江者,便使君、驄馬來當(dāng)路。
香瓣起,勝金縷。
注釋參考
千年恨
見“ 千載恨 ”。
謝公
(1).指 晉 謝安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桓子野 每聞清歌,輒喚‘奈何!’ 謝公 聞之曰:‘ 子野 可謂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詩:“ 謝公 正要 東山 妓,攜手林泉處處行。” 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送施圣與樞密帥隆興》詞:“試問 東山 風(fēng)月,更著中年絲竹,留得 謝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 唐 李白 《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謝公 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唐 錢起 《送包何東游》詩:“子好 謝公 跡,常吟孤嶼詩?!?明 高啟 《天平山》詩:“難追 謝公 游,空發(fā) 阮生 慟?!?/p>
(3).指 南朝 齊 謝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詩:“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 謝公 。”
(4).指 宋 謝景初 。 元 費(fèi)著 《箋紙譜》:“紙以人得名者,有 謝公 ,有 薛濤 。”參見“ 謝公牋 ”。
目送
[gaze after;follow with one's eyes;watch sb.to go] 用目光送別離去的人或物
詳細(xì)解釋以目光相送。語本《左傳·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薄赌鲜贰ぴ瑧梻鳌罚骸?憲 時(shí)年十四,被召為《正言》生,祭酒 到溉 目送之,愛其神采。” 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詩:“欲行頻目送,未語先眉?xì)a?!?巴金 《寒夜》一:“他目送著他們,他用羨慕的眼光看他們?!?/p>
劉辰翁名句,金縷曲(壽李公謹(jǐn)同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