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談可致,天意慎猜嫌。
出自宋朝王安石《鎮(zhèn)南邸報(bào)癸未四月作》
賜詔寬言路,登賢壯陛廉。
相期正在治,素定不煩占。
眾喜夔龍盛,予虞終灌憸。
太平談可致,天意慎猜嫌。
注釋參考
平談
指平常交談?!侗笔贰ご薰馍貍鳌罚骸?光韶 性嚴(yán),聲韻抗烈,與人平談,常若震厲?!?/p>
天意
(1) [will of Heaven;God's will]∶上天的意旨
(2) [emperor's intention]∶帝王的心意
詳細(xì)解釋(1).上天的意旨?!赌印ぬ熘旧稀罚骸绊樚煲庹?,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薄稘h書·禮樂志》:“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務(wù)德教而省刑罰。” 宋 蘇軾 《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詩:“吾儕流落豈天意,自坐迂闊非人擠?!薄都t樓夢》第九十回:“人心天意,他們兩個(gè)竟是天配的了。” 老舍 《神拳》第三幕:“凡事都有天意,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管它干到幾時(shí)為止?”
(2).帝王的心意。 唐 杜甫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詩:“詔書引上殿,奮舌動(dòng)天意?!?唐 王建 《上裴度舍人》詩:“天意皆從彩毫出,宸心盡向紫煙來?!?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 仁廟 晚未得嗣,天意頗無聊。”
(3).自然的意趣。 宋 梅堯臣 《墨竹》詩:“如將石上蕭蕭枝,生向壁間天意足?!?/p>
猜嫌
猜忌嫌怨。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 樂羊 , 戰(zhàn)國 陪臣,猶賴見信之主以全其功,況 唐 虞 之朝而有猜嫌之事哉!” 唐 司空曙 《送鄭明府貶嶺南》詩:“猜嫌成謫宦,正直不防身。”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君臣之間兩無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交涉上》:“﹝西人﹞入國不問禁例,入鄉(xiāng)不知土俗,在租界外創(chuàng)辦之事,亦不稟準(zhǔn)當(dāng)?shù)蓝笮小且圆孪右讍ⅲ瑒?dòng)至激成巨案?!?/p>
王安石名句,鎮(zhèn)南邸報(bào)癸未四月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