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出鼎門十八里,莊店邐迤橋道平
出自唐代白居易《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醉中狂歌,凡》: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風(fēng)裊裊秋蟲鳴。
嵩峰馀霞錦綺卷,伊水細(xì)浪鱗甲生。
洛陽閑客知無數(shù),少出游山多在城。
商嶺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
南出鼎門十八里,莊店邐迤橋道平。
不寒不熱好時節(jié),鞍馬穩(wěn)快衣衫輕。
并轡踟躕下西岸,扣舷容與繞中汀。
開懷曠達(dá)無所系,觸目勝絕不可名。
荷衰欲黃荇猶綠,魚樂自躍鷗不驚。
翠藻蔓長孔雀尾,彩船櫓急寒雁聲。
家醞一壺白玉液,野花數(shù)把黃金英。
晝游四看西日暮,夜話三及東方明。
暫停杯觴輟吟詠,我有狂言君試聽。
丈夫一生有二志,兼濟(jì)獨(dú)善難得并。
不能救療生民病,即須先濯塵土纓。
況吾頭白眼已暗,終日戚促何所成。
不如展眉開口笑,龍門醉臥香山行。
注釋參考
鼎門
(1).城門名。舊 洛陽 城東南有 鼎門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 郟 ,山名, 鄏 ,地邑也。十年定鼎為王之東都,謂之新邑,是為王城。其城東南,名曰 鼎門 ,蓋九鼎所從入也。” 唐 劉禹錫 《奉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書》:“藹藹 鼎門 外,澄澄 洛水 灣?!?唐 李賀 《許公子鄭姬歌》:“桂開客花名 鄭袖 ,入 洛 聞香 鼎門 口?!?/p>
(2).城門名。舊 丹陽 郡門?!段倪x·謝朓<暫使下都夜發(fā)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驅(qū)車 鼎門 外,思見 昭丘 陽。” 張銑 注:“ 鼎門 , 丹陽 郡門也?!?/p>
(3).名門貴族。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公鼎門疏照,穴岫翔輝。”
邐迤
邐迤 (lǐyǐ) 屈曲相連的樣子 (of mountains,sand dunes,etc.) sprawling out in all directions橋道
指橋面。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青蘿為墻援,白石為橋道;流水周於舍下,飛泉落於簷間。”
白居易名句,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醉中狂歌,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