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艾《繞佛閣》:
渚云弄濕,煙縷際晚,江國遙碧。
鴻過無跡。
怕聞野寺孤鐘動凄惻。
小橋路窄。
疏袖暗拂衰草,愁聽蛩語還寂。
可堪過了,龜紗負(fù)瑤席。
荏苒露華白。
一夜秋窗驚曉色。
柳影孤危,殘蟬空抱葉。
想搖落關(guān)情,歸夢頻折。
物華消歇。
盡倒斷寒塘,幽香先滅。
怨紅供、拒霜啼頰。
注釋參考
柳影
柳樹婆娑的身影。 南朝 梁簡文帝 《傷離新體》詩:“柳影長橫路,槐枝深隱人?!?前蜀 顧夐 《虞美人》詞:“憑欄愁立雙蛾細(xì),柳影斜搖砌?!?宋 陳造 《陪盱眙王使君東游》詩之二:“纜解鷗飛處,船移柳影中?!?元 胡祗遹 《陽春曲·春景》曲:“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 清 厲鶚 《疏影》詞序:“湖上見柳影,因賦此闋。”
孤危
(1).孤立危急。《戰(zhàn)國策·秦策三》:“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臣竊居孤危之中,坐觀郡將,已數(shù)十年矣。” 宋 蘇軾 《上文侍中論強(qiáng)盜賞錢書》:“ 軾 愚惷無狀,孤危之跡,日以岌岌?!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關(guān)于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我軍皆無后援,力本單弱,加以兼顧數(shù)略,勢益孤危?!?/p>
(2).謂突兀高峻。形容山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自平地以取山頂七里,懸隥孤危,徑路險絶?!?/p>
殘蟬
秋天的蟬。 唐 司空圖 《喜王駕小儀重陽相訪》詩:“幽鶴傍人疑舊識,殘蟬向日噪新晴?!?唐 鄭谷 《江際》詩:“萬頃白波迷宿鷺,一林黃葉送殘蟬。” 宋 陸游 《秋懷》詩:“病樹有凋葉,殘蟬無壯聲?!?/p>
張艾名句,繞佛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