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過卻,來生何處覓。
出自宋朝曹勛《法曲第五煞/法曲》
多景推移。便似風燈里。將塵寰喻,塵里白駒過隙。今世過卻,來生何處覓。失時節(jié)。生死到來嗟何及。勤而行之。競力待與、鍾呂相期。三千行滿,連環(huán)脫下已。駕青鸞素鶴朝太微。
注釋參考
今世
今世 (jīnshì) 這一輩子 this life 今生今世 現(xiàn)代;當代 this age過卻
過去。 南唐 馮延巳 《思越人》詞:“酒醒情懷惡,金縷褪玉肌如削。寒食過卻,海棠零落。”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才情雅致》:“任流光過卻,歸來洞天自樂?!?/p>
來生
來生 (láishēng) 指人死后再轉(zhuǎn)生到世上的那一生;下輩子(迷信) future life;next life; life beyond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曹勛名句,法曲第五煞/法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