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同大夢,夢與覺誰分況此夢中夢,悠哉何足云
出自唐代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送劉道士游天臺》:
聞君夢游仙,輕舉超世雰。
握持尊皇節(jié),統(tǒng)衛(wèi)吏兵軍。
靈旗星月象,天衣龍鳳紋。
佩服交帶箓,諷吟蕊珠文。
閬宮縹緲間,鈞樂依稀聞。
齋心謁西母,暝拜朝東君。
煙霏子晉裾,霞爛麻姑裙。
倏忽別真?zhèn)H,悵望隨歸云。
人生同大夢,夢與覺誰分?況此夢中夢,悠哉何足云。
假如金闕頂,設(shè)使銀河濆。
既未出三界,猶應(yīng)在五蘊(yùn)。
飲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
尚是色香味,六塵之所熏。
仙中有大仙,首出夢幻群。
慈光一照燭,奧法相絪缊。
不知萬齡暮,不見三光曛。
一性自了了,萬緣徒紛紛。
苦海不能漂,劫火不能焚。
此是竺乾教,先生垂典墳。
注釋參考
人生
人生 (rénshēng) 人一生中的活動 activity of a life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human life;life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與人的關(guān)系生疏,不熟悉 relation with people 人生地疏大夢
(1).古人用以喻人生。《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唐 李白 《與元丹邱方城寺談玄作》詩:“茫茫大夢中,惟我獨(dú)先覺?!?宋 蘇軾 《李憲仲哀詞》詩:“大夢行當(dāng)覺,百年特未滿。遑哀已逝人,長眠寄孤館?!?明 陳所聞 《端正好·贈羅江城》套曲:“不放緑樽空,不厭青山眺,任疎狂白髮蕭騷,好將大夢閑中覺,倚杖掀髯笑?!?/p>
(2).古大澤名,即 云夢澤 ?!痘茨献印椥斡?xùn)》:“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南方曰 大夢 ,曰 浩澤 。” 高誘 注:“夢, 云夢 也;浩亦大也?!?/p>
誰分
(1).誰料。 唐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此生遭圣代,誰分哭窮途?!?仇兆鰲 注:“誰分,猶云誰料?!?/p>
(2).誰肯;誰會。 宋 南山居士 《永遇樂·客答梅》詞:“公子豪華,貪紅戀紫,誰分憐孤萼?!?/p>
夢中夢
喻幻境。極言虛幻。語本《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唐 李群玉 《自遣》詩:“浮生暫寄夢中夢,世事如聞風(fēng)里風(fēng)。”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沿襲》:“ 山谷 嘗自贊其真曰:‘似僧有髮,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w亦取詩僧 淡白 寫真詩耳。 淡白 云:‘已覺夢中夢,還同身外身??皣@余兼爾,俱為未了人?!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幕兀骸安徽劽裆鷩?jì),不談人情物理,不談柴米油鹽;只談些那無盡無休的夢中夢,何思何想的天外天?!?/p>
何足
猶言哪里值得?!妒酚洝で乇炯o(jì)》:“﹝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明 李贄 《復(fù)夏道甫》:“再勤學(xué)數(shù)年便當(dāng)大捷矣,區(qū)區(qū)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fù)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fù)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shí)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p>
白居易名句,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送劉道士游天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