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岑參《驪姬墓下作》
驪姬北原上,閉骨已千秋。
澮水日東注,惡名終不流。
獻公恣耽惑,視子如仇讎。
此事成蔓草,我來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蟬鬢野云愁。
欲吊二公子,橫汾無輕舟。
注釋參考
耽惑
猶迷惑。 唐 岑參 《驪姬墓下》詩:“ 獻公 恣耽惑,視子如仇讐?!?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明皇好惡》:“羯鼓,夷樂也。琴,治世之音也。以治世之音為穢,而欲以荒夷洼淫之奏除之,何 明皇 耽惑錯亂如此之甚!”
仇讎
仇讎 (chóuchóu) 仇人 personal enemy 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宋· 歐陽修《伶官傳·序》岑參名句,驪姬墓下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