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辦一椽名喜雨,愧無老筆贊宸旒
出自宋代袁說友《和趙成子提干喜雨韻》:
十年三已冒為州,每每于民有旱憂。
午聽雷聲鳴屋角,晚驚雨腳壓云頭。
及時三日為霖好,為汝千箱樂歲求。
欲辦一椽名喜雨,愧無老筆贊宸旒。
注釋參考
一椽
一條椽子。亦借指一間小屋。《魏書·任城王傳》:“居無一椽之室,家闕儋石之糧。” 宋 朱熹 《次張彥輔西原之作》:“無處堪投跡,空山寄一椽。” 清 黃景仁 《夜坐示施雪帆》詩之一:“幸有一椽堪寄傲,底須狂趁六街塵。” 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九八回:“屬者兵連禍結(jié),所至為墟,士持千里之糧,民失一椽之庇?!?/p>
喜雨
喜雨 (xǐyǔ) 莊稼非常需要雨水時下的雨 timely rain;seasonable rain;welcome fall of rain 喜雨過后,菜農(nóng)一片歡欣老筆
老練嫻熟的筆法。 唐 李白 《題上陽臺》詩:“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凡小篆喜瘦而長,竵匾之法,非老筆不能也?!?明 董其昌 《畫禪室隨筆·題沉石田臨倪畫》:“先生老筆密思,於 元鎮(zhèn) 若淡若疏者異趣耳?!?清 鄭燮 《題高鳳翰寒林雅陣圖》:“人但羨其末年老筆,不知規(guī)矩準繩自然秀異絶俗,於少時已壓倒一切矣?!?/p>
宸旒
帝王之冠。借指帝王。 唐 無名氏 《梅妃傳》:“憶昔 太液 清波,水光蕩浮,笙歌燕賞,陪從宸旒?!?明 陳汝元 《金蓮記·首引》:“幸 子由 申救,遠謫 黃州 ,不久量移 儋耳 ,重拜宸旒?!?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笏囊佩袋》:“ 嘉靖 初年, 世宗 升殿,尚寶卿 謝敏行 以故事捧寶逼近宸旒,其佩忽與上佩相糾結(jié),賴中官始得解?!?/p>
袁說友名句,和趙成子提干喜雨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