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廌《嘯臺(tái)》:
何當(dāng)共巾履,一笑破群憂。
我登步兵臺(tái),緬懷昔來游。
英聲入萬壑,奇氣盤九幽。
轉(zhuǎn)盼跡已陳,況今仍千秋。
鸞鳳吟蘇門,奚用愧彼儔。
堪笑劉越石,幸勝功遂收。
登高君能賦,乃是子安流。
作詩已可人,洗我萬古憂。
注釋參考
英聲
(1).美好的名聲。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俾萬世得激清流,揚(yáng)微波,蜚英聲,騰茂實(shí)?!?唐 王迥 《同孟浩然宴賦》詩:“ 屈 宋 英聲今止已,江山繼嗣多才子?!?清 吳偉業(yè) 《思陵長公主挽詩》:“英聲超北地,雅操邁東鄉(xiāng)?!?/p>
(2).指悠揚(yáng)悅耳的聲音。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英聲發(fā)越,采采粲粲。”
奇氣
(1).不平凡的氣勢或氣象。 宋 蘇轍 《上樞密韓太尉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三:“ 鄭板橋 大令,通率詭誕,書畫多奇氣,世咸以才人目之。” 寧調(diào)元 《壬子感事四章》詩之四:“高樓西北騰奇氣,大海東南露國徽?!?/p>
(2).不平凡的志氣。 清 張惠言 《送張文在分發(fā)甘肅序》:“ 文在 以磊落才,抱負(fù)奇氣,浮汨為吏十餘年,更偃蹇摧困,始得一官。”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八六:“少年奇氣稱才華,登 岱 還浮八月槎?!?郁達(dá)夫 《自述》詩之十一:“幾度 滄江 逐逝波,風(fēng)云奇氣半消磨。”
九幽
(1).極深暗的地方,指地下。 南朝 宋 謝莊 《為朝臣與雍州刺史袁顗書》:“德洞九幽,功貫三曜?!?宋 蘇軾 《和子由韓太祝送游太山》詩:“恨君不上東封頂,夜看金輪出九幽?!?/p>
(2).引申為陰間。 宋 王安石 《祭丁元珍學(xué)士文》:“請著君德,銘之九幽。以馳我哀,不在醪羞。”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香云》:“雖死九幽,不忘也?!?/p>
李廌名句,嘯臺(tái)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