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禹偁《贈王殿院同年》:
幾年淮海嘆驅(qū)馳,美拜初聞入奏時。
戶作臺官勞馬揖,合為巡使近龍墀。
多從此地升三字,莫血朝端說四推。
縱遇省橋休拗項,郎官班列甚喧卑。
注釋參考
臺官
(1). 漢 時尚書臺長官的統(tǒng)稱?!端螘ぐ俟僦旧稀罚骸?漢 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書令、僕、丞、郎,皆辟車豫相回避,臺官過,乃得去?!?/p>
(2). 唐 宋 御史臺長官的統(tǒng)稱。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御史爭驛廳》:“ 元和 中, 元稹 為監(jiān)察御史,與中使?fàn)庴A廳,為其所辱,始敕節(jié)度觀察使:臺官與中使先到驛者處上廳?!薄端问贰ぢ毠僦舅摹罚骸芭_官職在繩愆糾謬,自宰臣至百官,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當(dāng)劾,皆得糾正。”
(3).泛指朝廷公卿。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臺城少城》:“ 晉 宋 間謂朝廷禁省為臺,故稱禁城為臺城,卿士為臺官?!?/p>
馬揖
騎在馬上拱手為禮。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每赴朝序行至待漏院偃息則有臥揖,馬上則有馬揖。” 宋 王禹偁 《贈王殿院同年》詩:“乍作臺官勞馬揖,合為廵使近龍墀。”
巡使
官名。祭祀朝會時,掌察百官、正儀法、糾違失。例以御史充之。《宋史·職官志四》:“凡祭祀朝會,則率其屬正百官之班序。 咸平 四年,以御史二人充左右巡使,分糾不如法者。文官,右巡主之,武官,左巡主之;分其職掌,糾其違失,常參班簿、祿料、假告皆主之?!?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余為郎官時,嘗遇視朔過殿。有御史為巡使者,法當(dāng)獨立於殿庭之南,北向,以察百官失儀?!?/p>
龍墀
(1).猶丹墀。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之三:“鳳闕輕遮翡翠幃,龍墀遙望麴塵絲?!薄端问贰ざY志四》:“帝諭 文彥博 等曰,郊壇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設(shè)於左右夾廡及龍墀上?!?明 徐霖 《繡襦記·策射頭名》:“參鸞馭,虎殿龍墀,口吐虹霓氣。”
(2).借指皇帝?!抖鼗颓釉~·望江南》:“數(shù)年路隔失朝儀,目斷望龍墀?!?宋 歐陽修 《和劉原父從幸后苑觀稻呈經(jīng)筵諸公》:“曉謁龍墀罷,行瞻鳳蓋翩?!?/p>
(3).法壇,道場?!端疂G傳》第四二回:“ 趙能 再入來看時,兩三個土兵跌倒在龍墀里?!?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你與我把招魂衣攝,遺照圖懸,龍墀凈掃,鳳幄高褰?!?/p>
王禹偁名句,贈王殿院同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