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柳絮》:
去跡來蹤莫可尋,辱人頭面與衣襟。
若為蟣虱蟲蛆類,亦享軒窗庭戶陰。
六合中間不知數(shù),兩儀化育亦何心。
手彈劍擊皆遷怒,只待霜風響竹林。
注釋參考
若為
(1).怎樣;怎樣的?!赌淆R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里,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xiāng)愁?!?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蟣虱
亦作“ 蟣虱 ”。 1.虱及其卵?!俄n非子·喻老》:“天下無道,攻擊不休,相守數(shù)年不已,甲冑生蟣蝨,鷰雀處帷幄,而兵不歸?!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唐 元稹 《捉捕行》:“蟣虱誰不輕,鯨鯢誰不惡?!?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 婆羅 左右望,羣島比蟣蝨?!?阿英 《袁中郎做官》:“令所對者,鶉衣百結之糧長,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滿身之囚徒耳?!?/p>
(2).比喻卑賤或微小。 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笑蟣虱之宴安,不覺事異而患等?!?宋 文天祥 《御試策一道》:“此何等蟣蝨事,而陛下以身親之。” 章炳麟 《訄書·學隱》:“若 東原 ( 戴震 )者,觀其遺書,規(guī)摹閎遠,執(zhí)志故可知。當是時,知中夏黦黯不可為,為之無魚子蟣蝨之勢足以藉手。”
蟲蛆
(1).蛆蟲之類。《后漢書·繆肜傳》:“掠考苦毒,至乃體生蟲蛆?!?宋 邵雍 《觀十六國吟》:“衣到敝時多蟣蝨,瓜當爛后足蟲蛆?!?元 劉致 《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套曲:“見如今虛其府庫,好教他鞭背出蟲蛆?!?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鳴清高?!?/p>
(2).蛆蟲體肥色白,常以喻美人面龐的豐腴白凈。 唐 張鷟 《游仙窟》:“蟲蛆面子,妬殺 陽城 ;蠶賊容儀,迷傷 下蔡 ?!?/p>
軒窗
亦作“ 軒窓 ”。窗戶。 唐 孟浩然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詩:“軒窗避炎暑,翰墨動新文?!?唐 李商隱 《利州江潭作》詩:“ 河伯 軒窓通貝闕,水宮帷箔卷水綃?!币槐咀鳌?軒窗 ”。 宋 陸游 《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詩:“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臨 錦屏 。”《紅樓夢》第七九回:“﹝ 寶玉 ﹞見其軒窗寂寞,屏帳翛然,不過只有幾個該班上夜的老嫗?!?清 舒大成 《當時》詩:“曉日軒窓閒夢少,晚涼庭院別懷多?!?/p>
庭戶
(1).猶門戶。喻指某種造詣、境界。 南朝 梁 陸倕 《將至潯陽郡教》:“ 光武 靈臺 之籍,較涉根基; 張華 聚土之書,略見庭戶?!?/p>
(2).官署。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春生秋殺,陽開陰閉,令修於庭戶。數(shù)日之閒,而人自得於湖山千里之外?!?/p>
(3).泛指庭院。 唐 方干 《新秋獨夜寄戴叔倫》詩:“遙夜獨不臥,寂寥庭戶中。” 宋 柳永 《二郎神·七夕》詞:“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p>
(4).猶門庭;門戶。 宋 辛棄疾 《沁園春·迭嶂西馳》詞:“似 謝 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 庭戶,車騎雍容?!?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 霍桓 ﹞以神童入泮。而母過於愛惜,禁不令出庭戶。”
陳普名句,柳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