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復(fù)知有暑,踏冰挾飛霜
出自宋代晁公溯《四月十三日池上飲》:
圓荷受白露,可愛(ài)池上涼。
相將攜筇來(lái),羽衣颯飄揚(yáng)。
停觴待明月,少焉出西方。
澄波照河漢,俯仰清茫茫。
悠然望高天,邀月入我觴。
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
微風(fēng)吹芙蕖,雜以草木香。
豈復(fù)知有暑,踏冰挾飛霜。
樂(lè)哉且勿歸,況乃夜未央。
自疑非人間,今夕不可忘。
注釋參考
飛霜
(1).降霜。 晉 張協(xié) 《七命》:“飛霜迎節(jié),高風(fēng)送秋?!薄段倪x·江淹〈詣建平王上書(shū)〉》:“昔者,賤臣叩心,飛霜擊於 燕 地?!?李善 注:“《淮南子》曰: 鄒行 盡忠於 燕惠王 , 惠王 信譖而繫之, 鄒子 仰天而哭,正夏而天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飛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風(fēng)影敷衍?!?吳梅 《自題風(fēng)洞山傳奇八絕句》之五:“西曹鑄就飛霜獄,十二金牛挽不來(lái)。”
(2).猶飛白。 唐 王昌齡 《箜篌引》:“搖筆飛霜如奪鉤,鬼神不得知其由?!眳⒁?jiàn)“ 飛白 ”。
(3).猶清新。 前蜀 杜光庭 《醮瀘州安樂(lè)山詞》:“雖申降福之儀,幾闕飛霜之韻?!?/p>
晁公溯名句,四月十三日池上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