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已疲祈禱,天方殺怒嗔
出自宋代虞儔《偶和萬舍人中秋有月無客有酒無肴韻》:
積陰成久雨,浹日掩三辰。
吏已疲祈禱,天方殺怒嗔。
但愁云似墨,那顧月如銀。
磋負(fù)中秋約,嫦娥莫妒人。
注釋參考
祈禱
[pray;say one's prayers] 向神祝告求福
詳細(xì)解釋(1).向神祝告求福。《后漢書·欒巴傳》:“郡土多山川鬼怪,小人常破貲產(chǎn)以祈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 班固 之祀 蒙山 ,祈禱之誠敬也。”《明史·張居正傳》:“亡何, 居正 病……四閲月不愈,百官并齋醮為祈禱。” 清 唐孫華 《喜雨》詩:“祈禱通精誠,及時(shí)膏潤足?!?/p>
(2).宗教儀式之一。信仰宗教的人向天地神佛禱告,祈福免災(zāi)。含有贊美、感謝、告白、請求等意。各教都有。 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shù)》第五章:“那不分快慢的說話,是教堂里牧師祈禱時(shí)所用的,嚴(yán)肅極了,莊嚴(yán)極了。”
天方
天方 (Tiānfāng) 我國古時(shí)指阿拉伯 Arabia 《天方夜譚》怒嗔
發(fā)怒。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宋 蘇轍 《秋稼》詩:“縣符星火雜鞭箠,解衣乞與猶怒嗔?!?清 杜濬 《初聞燈船鼓吹歌》:“下船少遲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p>
虞儔名句,偶和萬舍人中秋有月無客有酒無肴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