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韓元吉《朝中措》
清霜著柳夜來寒。新月印湖山。共喜今年稱壽,一尊還在長安。人間千載,從教鶴發(fā),且駐朱顏。看取煙霄平步,何須九轉(zhuǎn)神丹。
注釋參考
看取
(1).看。取,作助詞,無義。 唐 孟浩然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看取蓮花浄,應(yīng)知不染心。”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為方務(wù)德侍郎壽》詞:“看取連宵雪,借與萬家春?!?清 納蘭性德 《剪湘云·送友》詞:“密約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淚?!?/p>
(2).猶且看。 宋 晏殊 《喜遷鶯》詞:“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宋 歐陽修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詞:“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看待;對待。 魯迅 《墳·論睜了眼看》:“世界日日改變,我們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并且寫出他的血和肉的時候到了。” 沙汀 《困獸記》一:“盡管大后方的某些人士,他們看取戰(zhàn)爭,只把它當(dāng)成一種物價升降的寒暑表樣……可是認真而嚴肅的關(guān)懷它的卻也不少。”
(4).照顧;關(guān)照。《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后日另有重報。”
煙霄
亦作“煙霄”。1.云霄。 唐 陳子昂 《春日登金華觀》詩:“山川亂云日,樓榭入煙霄?!?宋 陸游 《蓬萊行》:“山峭插云海,樓高入煙霄?!?明 李東陽 《楚觀樓記》:“聲之發(fā)於此者,必能超塵壒而出煙霄,凡有耳者皆得之?!?/p>
(2).指山的高處。 唐 皇甫曾 《贈鑒上人》詩:“律儀傳教誘,僧臘老煙霄?!?/p>
(3).喻顯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詩:“詞賦擅名來已久,煙霄得路去何遲?” 唐 黃滔 《陳皇后因賦復(fù)寵賦》:“已為無雨之期,空懸夢寐;終自凌云之製,能致煙霄?!?金 元好問 《感興》詩:“倚梯從昔望煙霄,七葉何人竟珥貂?!?/p>
平步
平常之舉步。比喻輕易。 唐 白居易 《潯陽歲晚寄八郎中庾三十三員外》詩:“虛懷事僚友,平步取公卿?!?宋 辛棄疾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詞:“風(fēng)波平步,看紅斾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一折:“想皇天既與他十分,也注還他一分祿,包的個上青云平步取?!?清 趙翼 《颶風(fēng)歌》:“不然竟刮海水竭,平步可達扶桑紅?!?/p>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dǎo)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dǎo)師呢?”
九轉(zhuǎn)
(1).九次提煉。道教謂丹的煉制有一至九轉(zhuǎn)之別,而以九轉(zhuǎn)為貴。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九轉(zhuǎn)之丹服之,三日得仙?!?元 無名氏 《貨郎擔(dān)》第四折:“恰便似九轉(zhuǎn)飛芒, 老君 煉丹?!?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九:“蓋仙人以萬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轉(zhuǎn)成此渥丹耳?!?/p>
(2).指九轉(zhuǎn)丹或其煉制秘訣。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尋玉塵於萬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轉(zhuǎn)難傳?!?宋 蘇轍 《唐修撰義問挽詞》之一:“九轉(zhuǎn)今猶在,參同豈妄傳?!薄剁R花緣》第六回:“此草生於開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轉(zhuǎn)之妙,洵為希世希珍?!?/p>
(3).指官秩相當(dāng)于從三品?!赌鲜贰⒑嘀畟鳌罚骸?亨之 出為 南郡 太守,帝謂尚書令 何敬容 曰:‘ 荊州 長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轉(zhuǎn)。’”《舊唐書·職官志二》:“凡勛:十有二轉(zhuǎn)為上柱國,比正二品;十一轉(zhuǎn)為柱國,比從二品;十轉(zhuǎn)為上護軍,比正三品;九轉(zhuǎn)為護軍,比從三品?!?/p>
(4).九次遷官?!端问贰ね醢彩瘋鳌罚骸?慈圣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謂帝曰:‘ 安石 亂天下?!垡嘁芍?,遂罷為 觀文殿 大學(xué)士知 江寧府 ,自禮部侍郎超九轉(zhuǎn)為吏部尚書?!卑?宋 制,禮部侍郎須九次轉(zhuǎn)官始至吏部尚書。 王安石 由禮部侍郎逕轉(zhuǎn)吏部尚書,故云“超九轉(zhuǎn)”。參閱《宋史·職官志九》。
(5).反復(fù)誦讀。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載習(xí)兵書,九轉(zhuǎn)能成誦。”
(6).反復(fù)翻轉(zhuǎn)?!镀缴嚼溲唷返诎嘶兀骸耙祸畷r,心中就有千思萬慮,腸回九轉(zhuǎn)?!?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四回:“ 元洪 數(shù)月以來,躊躇再四,受功憂亂,五內(nèi)交縈,回腸九轉(zhuǎn),憂心百結(jié)。”
神丹
(1).道教所煉的靈藥。謂服之能成仙。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余問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內(nèi)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無一人知之者?!?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之一:“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合神丹,戲紫房,紫房綵女弄明璫?!?宋 陸游 《齋中雜興》詩之三:“神丹卒難求,百疾起如蝟?!?/p>
(2).古時 印度 對我國之別稱。參見“ 震旦 ”。
韓元吉名句,朝中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