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調(diào)金鼎,諸君欲望塵
出自唐代李端《喜皇甫郎中拜諭德兼集賢學(xué)士》:
為郎三載后,寵命一朝新。
望苑遷詞客,儒林拜丈人。
鶯飛綺閣曙,柳拂畫堂春。
幾日調(diào)金鼎,諸君欲望塵。
注釋參考
金鼎
(1).黃金炊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p>
(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 宋 陳師道 《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fēng)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唐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岳游,文焰滅金鼎。” 唐 呂巖 《漁父·神異》詞:“金鼎內(nèi),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
(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shù)。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明 陸采 《明珠記·訪俠》:“愿棄了升斗微官,早學(xué)那刀圭金鼎?!?/p>
(5).指九鼎。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奉為傳國之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焙笠嘤靡杂髦竾以纵o大臣。 宋 曾鞏 《送沉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yīng)已夢儀刑。” 元 李獻(xiàn)卿 《劉寓叔先生挽詩》:“便調(diào)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shù) 汾陽 考?!?/p>
(6).鼎形的金香爐。《紅樓夢》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p>
諸君
諸君 (zhūjūn) 各位 ladies and gentlemen 諸君!敵人遠(yuǎn)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諸君無意則已。望塵
(1).看見飛揚(yáng)的塵土。亦喻捕風(fēng)捉影或觀察到細(xì)小的征候。《后漢書·度尚傳》:“ 磐 埋骨牢檻,終不虛出,望塵受枉?!?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是以高世之士,望塵而旋跡;輕薄之徒,響赴而影集。”
(2).猶言望塵而拜。 唐 王昌齡 《長歌行》:“望塵非吾事,入賦且遲留?!?李云逸 注:“望塵,謂趨附權(quán)貴,候望其車馬之塵。”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四:“ 宣仁 怒曰:‘ 韓某 先朝老臣,汝安得當(dāng)望塵之禮?!x?!?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xù)黃粱》:“因而公卿將士,盡奔走於門下,估計夤緣,儼如負(fù)販,仰息望塵,不可算數(shù)。”
(3).猶言望塵追跡。 宋 葉適 《<覆瓿集>序》:“蓋神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無疆,累名駿數(shù)百,豈得望塵焉!”
(4).猶言望塵莫及?!度嗣裎膶W(xué)》1977年第7期:“導(dǎo)師創(chuàng)業(yè)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
李端名句,喜皇甫郎中拜諭德兼集賢學(xué)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