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 子思《中庸·第二十章》: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釋:要么不學(xué),學(xué)了沒有學(xué)會絕不罷休;要么不問,問了沒有懂得絕不罷休;要么不想,想了沒有想通絕不罷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沒有明確絕不罷休;要么不實行,實行了沒有成效絕不罷休。
原文摘要:
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xué),學(xué)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