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董穎《題舫齋》:
措顧蛟鼉宅九衢,誰能經(jīng)濟(jì)運(yùn)雄圖。
先生道義為舟楫,可但三江與五湖。
注釋參考
先生
先生 (xiānsheng) Mr. 一般在一個(gè)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個(gè)習(xí)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duì)杜先生講話 稱別人的丈夫或?qū)θ朔Q自己的丈夫 舊時(shí)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hào)當(dāng)先生 舊時(shí)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fēng)水等為職業(yè)的人 算命先生 對(duì)長(zhǎng)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濉?全祖望《梅花嶺記》 老師 teacher 從先生授經(jīng)。——清· 袁枚《祭妹文》 醫(yī)生 doctor道義
道義 (dàoyì) 道德和正義 morality and justice 道義上的支持舟楫
舟楫 (zhōují) 船和槳 boat and oar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盾髯印駥W(xué)》 水上船只 vessels 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之利 舍鞍馬仗舟楫?!顿Y治通鑒》 幸有舟楫遲?!巍?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可但
豈止。 唐 嚴(yán)武 《巴嶺答杜二見憶》詩(shī):“可但 步兵 偏愛酒,也知 光祿 最能詩(shī)。” 宋 王安石 《次韻陸定遠(yuǎn)以謫往來求詩(shī)》:“可但風(fēng)流追 甫白 ,由來家世出 機(jī)云 ?!?/p>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稌び碡暋罚骸叭热耄?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漢 以后有多種解釋?!秶?guó)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端?jīng)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稘h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入彭蠡湖口》詩(shī):“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唐 杜甫 《有懷臺(tái)州鄭十八司戶》詩(shī):“ 天臺(tái) 隔三江,風(fēng)浪無晨暮?!?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shī)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nóng)作祀議一篇質(zhì)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p>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jìn)士母壽詩(shī)》:“三江化作長(zhǎng)春酒,戯綵恒斟 愛日亭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nèi)水 沱江 也?!?/p>
(3).指 廣東 境內(nèi)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zhǎng)白山 頂。”
五湖
(1).古代 吳 越 地區(qū)湖泊。其說不一:(1) 吳縣 南部的湖澤。《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yáng)州 ……其澤藪曰 具區(qū)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鄭玄 注:“ 具區(qū) 、五湖在 吳 南。浸,可以為陂灌溉者?!?具區(qū)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國(guó)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 吳 ,戰(zhàn)於 五湖 ?!?韋昭 注:“ 五湖 ,今 太湖 ?!薄段倪x·郭璞〈江賦〉》:“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 注引 張勃 《吳錄》:“ 五湖 者, 太湖 之別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入五湖之中?!?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沔水二》:“南江東注於 具區(qū)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 長(zhǎng)蕩湖 、 太湖 、 射湖 、 貴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個(gè)湖?!妒酚洝は谋炯o(jì)》“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貢湖 、 胥湖 ,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shí)應(yīng)別,今并相連?!?/p>
(2).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妒酚洝と跏兰摇罚骸?大江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司馬貞 索隱:“五湖者, 具區(qū)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總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陽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洮滆 ,今 江蘇 長(zhǎng)蕩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陽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東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歸雁》詩(shī):“年年霜露隔,不過 五湖 秋?!?朱鶴齡 注:“雁至 衡陽 則回。此五湖當(dāng)指 洞庭湖 言?!?/p>
(4).近代稱 華中 、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陽湖 、 巢湖 、 洪澤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國(guó) 大夫 范蠡 ,輔佐 越王 勾踐 ,滅亡 吳國(guó) ,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guó)語·越語下》。后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法當(dāng)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嶺,尋漁父於滄浪。” 唐 李白 《書情贈(zèng)蔡舍人雄》詩(shī):“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清 李漁 《巧團(tuán)圓·聞詔》:“從今后呵,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這仙緣沒福難圖。”
董穎名句,題舫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