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具扁舟放鶴,又且觀魚知樂,何忍利投竿
出自元代姚燧《滿江紅 買田天生門外》:
買地近隍壑,十頃展平瀾。
相如漫說云夢(mèng),八九可胸蟠。
已具扁舟放鶴,又且觀魚知樂,何忍利投竿。
卻恐避地下,鷗鷺怨盟寒。
屋茨茅,蹊種竹,畹滋蘭。
天生此所宜著,素發(fā)瘋垂冠。
手苦彎弓難合,惟有招麾毛穎,筋力尚桓桓。
攜我二三子,日往將詩壇。
注釋參考
扁舟
扁舟 (piānzhōu) 小船 small boat;skiff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啤?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又且
猶而且。表示進(jìn)一層意思的連詞?!端疂G傳》第一百回:“ 張清 對(duì) 瓊英 道:‘不該深入重地,又且眾寡不敵。’”《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做鴇兒龜子的,吮血磨牙,不管天理,又且轉(zhuǎn)眼無情,回頭是計(jì)?!?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天生我這副面貌,不但粗蠢,又且怪異?!?/p>
觀魚
見“ 觀漁 ”。
投竿
(1).投釣竿于水。謂垂釣?!肚f子·外物》:“ 任公子 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 會(huì)稽 ,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詩:“放棹投竿,優(yōu)游卒歲。”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胡不學(xué)投竿之術(shù),自取盈車?!?清 陳夢(mèng)雷 《雨夜泊桐廬》詩:“投竿堪寄興,何事嘆飄蓬?!?/p>
(2).丟掉釣竿。謂罷釣,借指出仕。相傳 呂尚 釣于 渭 濱, 周文王 出獵相遇,與語大悅,同載而歸,以為師。見《史記·齊太公世家》。又 漢 郅惲 曾從 鄭次都 隱于 弋陽山 中,漁釣甚娛,后舉孝廉出仕。見《東觀漢記·郅惲傳》。 三國 魏 應(yīng)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昔 伊尹 輟耕, 郅惲 投竿,思致君於 有虞 ,濟(jì)蒸人於涂炭?!薄端鍟奂o(jì)上》:“而匯茅寂寞,投竿罕至,豈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將介石在懷,確乎難拔?” 唐 李商隱 《崔處士》詩:“未肯投竿起,惟歡負(fù)米歸?!?/p>
姚燧名句,滿江紅 買田天生門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