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薄蓬萊,乘槎度河滸
出自宋代周必大《次韻邢懷正通判游蔣山》:
仙人薄蓬萊,乘槎度河滸。
舊觀桑田變,今訪鐘山古。
駕言出東門,恍若之帝所。
朝曦霽青霜,楓葉落紅雨。
亭亭望浮圖,隱隱插天宇。
坡垂北溟鰲,石臥南山虎。
遙聞飯后鐘,絕勝紞如鼓。
薛惟布金地,草木誰敢侮。
孤芳破冰雪,喜見梅萼吐。
同游皆大雅,緇素競(jìng)先睹。
巾車似元亮,漱石雜孫楚。
相將挹靈泉,何用照牛渚。
西方化人國(guó),未覺道修阻。
法筵盛龍象,一一會(huì)心侶。
茗盌散午夢(mèng),蒲{1|1}團(tuán)便軟語(yǔ)。
懸知雨花社,重辯風(fēng)幡舞。
相投甚針芥,味道真酷乳。
從來草堂靈,俗駕回吾祖。
況如云仍輩,么麼那復(fù)數(shù)。
后車倘許隨,未羨黃金塢。
注釋參考
仙人
仙人 (xiānrén)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zhǎng)生不老的人 celestial being;immortal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钌屉[《無題》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yán)君平 則知之。”后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shí)。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jīng)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nèi)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后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jī)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fù)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fēng)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cè),獨(dú)倚云機(jī)看織紗?!?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焙笥靡员扔鞣钍埂?唐 杜甫 《有感》詩(shī)之一:“乘槎斷消息,無處覓 張騫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只琉球使還消息》詩(shī)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shí)快哉。” 清 黃遵憲 《遠(yuǎn)歸》詩(shī):“且圖傍岸牽舟住,競(jìng)説乘槎犯斗還?!眳⒁姟?星槎 ”、“ 浮槎 ”。
河滸
河邊。語(yǔ)本《詩(shī)·王風(fēng)·葛藟》:“緜緜葛藟,在 河 之滸。” 漢 崔瑗 《河堤謁者箴》:“導(dǎo) 河 積石 ,鑿于 龍門 。疏為 砥柱 ,率彼 河 滸?!?南朝 宋 鮑照 《代棹歌行》:“昔秋寓 江 介,茲春客河滸?!?/p>
周必大名句,次韻邢懷正通判游蔣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